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北京瑶医医院院长覃迅云教授每周二全天,周四、周六上午坐诊,每次限号,请提前致电4006018999详细查询号位情况以及预约
在现在生活中,高血脂的问题,也是严重困扰人们的健康生活,这作为常见的三高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体内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含量过高所导致的。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也会导致血管负担加重,诱发多种并发症的危险。 多数人认为,出现高血脂的情况,主要是由于大鱼大肉吃多了所导致的,确实,过多食用,就会导致胆固醇含量超标,也会导致...[详细]
再过几个月,中国德高望重的肿瘤专家汤钊猷院士就满90岁了 专家:汤钊猷,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原国际癌症大会肿癌会主席。 汤钊猷教授研究癌症一辈子,与肿瘤打了一辈子交道 身为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所长,汤钊猷院士已经从事肿瘤临床治疗研究工作50年了。对于这50年的工作,汤院士总结为:&ld...[详细]
俗话说“十胃九病”,你知道快节奏的生活、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毁掉一个胃需要多长时间吗?在媒体的相关报道中,20多岁慢性胃炎,甚至胃癌的年轻人并不少见。 而在一篇《我国胃癌患者年轻化趋势的原因分析》中谈到,与30年前相比,近5年来19~35岁的年轻人胃癌发病率高了一倍。我国年龄小于30岁的胃癌患者,占所有胃癌患者7....[详细]
吃素,不是因为宗教,而是从医学的角度。原因是,现在的肉问题太多了。 农村过去养一口猪,需要一年的时间,到了春节,才挑一个大的杀掉吃肉,这是正常的生长过程,要很长的时间。所以,我们不能每天吃到肉。 现在不同了,我们中国十几亿人,每天都要吃肉,这是一大难题,怎么解决呢?让猪快长呗,于是,发明了很多饲料,猪吃了,两个...[详细]
当你读完这篇文章时,世界上至少有6个人已经自杀身亡,而这6人在每年80万自杀者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 他们有的会成为热门新闻,有的会默默离去,但他们都是儿女或父母,是朋友或同事,曾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抑郁症患者。 抑郁症一年杀死80万人,中国的情况比想象中...[详细]
宫颈癌是女性的“专属癌症”,是威胁女性健康的第二大“癌症杀手”,仅次于乳腺癌之后。每年我国新发的宫颈癌患者约有13.2万人,而死于宫颈癌的女性就多达了5.3万人,约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总数的50%。 宫颈癌和其他类型的癌症有共同点,就是早期多没有特异反应,甚至是毫无异常。 在出现不规则出血、接触出血、白带异常等...[详细]
要说癌症治疗中最令患友头疼的,那无疑就是治疗效果不理想(肿瘤增大、指标上升)了。如果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肿瘤增大的情况就代表着治疗无效,已进行的治疗方案走不通。 可是事情真的是这样吗?肿瘤增大就一定代表着治疗无效吗?其实不然,在治疗过程中肿瘤出现增大可不一定意味着病情进展,反而可能标志着治疗的有效进行,这究竟是怎么回...[详细]
说起痔疮,现在很多人都有所了解,甚至本身就是痔疮患者。十人九痔描述的就是这样的一个现象。而对于痔疮的治疗方法,最直接的就是割除,这也是很多痔疮患者的一个选择。不过对于这一治疗方法,有人说也不是根治的,因为割完痔疮还会复发,很多患者表示,自己割完痔疮后没过多久就复发了,这样反复很是痛苦。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痔疮...[详细]
在无数的职业当中,有些职业的危险是显而易见的,比如疫情中奔向病房的医护人员,逆着人群向前的消防员、高空作业的“空中飞人”,有些职业虽然表面看起来“人畜无害”,实则暗藏危害人体健康的“暗器”——致癌因素。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细数那些更容易致癌的“高危职业”!这些职业之所以更容易致癌,与从业者们长期接触多种致癌物...[详细]
82岁院士患“肺癌、胃癌”20年,至今无复发,他的3个“坚持”人人都可以学 24岁,他研制出我国首台电动激振器。 56岁,他开发了我国首台超声电机。 75岁,他研制的超声电机首次在中国航天领域成功应用,让“嫦娥三号”轻装上阵。 他就是赵淳生,我国中科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