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汤钊猷,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原国际癌症大会肿癌会主席。
汤钊猷教授研究癌症一辈子,与肿瘤打了一辈子交道
身为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所长,汤钊猷院士已经从事肿瘤临床治疗研究工作50年了。对于这50年的工作,汤院士总结为:“前40年搞硬件,怎么开刀救病人,80岁以后,临床工作少了,就思考了很多问题。”
癌症是身体的“内乱”,别轻易开刀!
得了癌症到底怎么办?很多人、很多医生都认为肿瘤癌症是身体额外长出来的,一定要开刀切掉才放心,其实大错特错!
癌症不同于传染病,传染病是外敌入侵,癌症是内外失衡导致的内乱,癌细胞是由正常细胞变来的,不是外来入侵之敌,还有可能被“改造”。那些抱有“一刀下去”就能解决问题的心态未必正确。
很多人都认为,消灭肿瘤当然是第一位的,人们用尽了各种办法:从最初的根治性切除,到放疗、化疗、器官移植、微创手术。
然而种种“消灭”肿瘤的方法,并没有彻底打败癌症。
不论是手术还是放疗、化疗都有利有弊,即使是现在热门的分子靶向治疗也不例外,它可使肿瘤明显缩小,但“皮球打得越高、反跳越高”,消灭癌症之时,也要警惕残癌“狗急跳墙”。
我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从事肝癌临床研究,印象最深的是肝癌手术切除,一台手术动辄10个小时,输血几千毫升,手术后一个月内有二三成病人死亡,五年生存率只有一成左右。
到了20世纪80年代,我发现临床上大量病人是因为肿瘤太大而无法切除,从而没有治愈的希望,为此,我研究把如何把肿瘤缩小后切除,这一研究实现了不能切除肝癌病人五年生存率零的突破。
我还观察到:
当西医用化疗攻癌时,如果不用中药病人死亡更快!如果此时加上中药治疗,化疗的疗效能够提高,病人生存期延长。
所以,我总结的癌症治疗原则有三条:
1、因为癌症是内乱,所以要恩威并施、消灭与改造并举;
2、因为癌症是全身性疾病,所以一定要综合治疗;
3、因为癌症是慢性疾病,一定要制定持久的抗癌战略。
防癌、抗癌的原则:
要保持“两动、两通”!
要想预防癌症,保持人体的“两动、两通”非常重要。
“两动”就是动体与动脑,除了坚持游泳之外,我近年来一直笔耕不辍,出版了多部有关抗癌的书籍。
所谓“两通”,是指“二便通”和“血脉通”。大小便通畅似属生活小事,实则对防癌也有关联,至少大便通畅与是否和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关。
为了保持“二便通”,我午饭和晚饭时都要有一碗青菜,还经常吃些维生素B1。我坚持服用丹参片已逾40年,因为丹参片不仅可以有助减少脑梗和心梗,或许也有防癌功能,因为它有助改善缺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