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北京瑶医医院院长覃迅云教授每周二全天,周四、周六上午坐诊,每次限号,请提前致电4006018999详细查询号位情况以及预约
我们的脖子主要连接身体和脑部,脖子上分布着很多动脉血管和淋巴结,是我们身体的非常重要的部位,脖子主要起着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我们身体的一个器官发生问题时,脖子会有相应的反应,所以我们的身体从脖子上 如果我们的身体被癌细胞侵袭,很有可能会像我们的脖子一样发出警告,所以必须重视。 因此如果您的脖子上有这4个变化,很...[详细]
俯卧撑、心血管疾病,这两者能有什么必然联系?除了锻炼身体之外,俯卧撑还能帮助预测心血管疾病风险。一项历时十年的全新研究告诉你:俯卧撑一次性做40个以上,可能你的一生将不会受到心血管疾病的困扰。 俯卧撑有助预测心血管病风险 哈佛大学研究团队的一项研究,表明了成年男性俯卧撑能力和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 研究团...[详细]
有一种水果,它物美价廉,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全球各地都能买到。最近还是它最好吃的应季时节(11~12月)。 有一种水果,它是医生、营养师都会推荐的健康食物, 甚至多项流行病学研究,每天吃一个它: 能使患肺癌的风险降低11%; 患结肠癌的风险降低34%; 患乳腺癌的风险降低21%; 患消化道癌症的风险降低5...[详细]
脂肪肝在临床上的发病率仅次于肝炎,据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数据推算,我国目前有脂肪肝患病至少有2亿人,其中约有10%会发展为肝硬化,3年后发展成为肝癌的患者约占12.8%!可见,脂肪肝不只是肝脏“发福”那么简单! 我们都知道,肝脏是人体的一个解毒中心,脂肪堆积在肝细胞使肝脏正常的解毒功能受...[详细]
我明明就是大便习惯不正常,怎么一检查就是直肠癌呢? 这是很多直肠癌患者确诊时的心路历程,从怀疑到接受现实,从绝望到不得不接受治疗! 目前结直肠癌已经成为了仅次于肺癌、胃癌的第三大高发恶性肿瘤,近10年来我国发病率每年以4%-5%的速度上涨。 黏液便、血便、黑便、大便不成形、大便便条变细,大便排便习惯的变化...[详细]
年轻不是忽视健康的借口。2019年年底,27岁的刘女士来到医院时她总感觉胃痛,吃完饭肚子就胀,“好像有东西顶着”。拖了3个星期后,2020年1月份,她终于决定去医院看病,医生建议做胃镜。 这是她第一次做胃镜,结果却犹如晴天霹雳——刘女士患上了胃印戒细胞癌,局部晚期,伴周围淋巴结转移。 相信很多人在同情惋惜之...[详细]
脐部常见肿物有基底细胞癌、血管瘤、肉芽肿、表皮囊肿、脐尿管的先天异常、子宫内膜异位、脐疝等。还有一种不常见的疾病就是 玛丽·约瑟夫结节结节 先来看个故事 1889 年圣玛丽医院(即梅奥诊所前身)竣工,一个叫玛丽·约瑟夫的修女于同年开启了护士的职业生涯,6 周后即被任命为护理部主任。 ...[详细]
随着现在患癌的人群越来越多,也有不少的人通过治疗以后抗癌成功。但却也有的人在治疗过后二次三次反复发作。有的人就会问难道真的是由于运气不好吗? 但是医生看过了非常多的患者,经过总结和分析发现,抗癌成功的人并不是全靠的是运气,有相当一部分人都存在着共同的“特性”,值得学习。今天就主要分析一下,抗癌成功的人一般都有哪些...[详细]
维生素从来不甘心当“小透明”,它们一直在你的世界里“举足轻重 午饭后一粒维生素C, 晚饭后一粒鱼油, 太阳晒得少吃点维生素D, 年纪大了吃点维E抗氧化防衰老…… 连明星也晒出自己的保养方法——把维生素“当饭吃”。 维生素致癌?居然不是谣言! 美国的权威机构从来没有对维生素补充剂的“功效”进行过背书...[详细]
症状隐匿、恶性程度高、致死率高,被称为“癌中之王”. “三高三低”的特点:发病率逐年增高、术后复发率高、死亡率高;早期诊断率低、手术切除率低、药物有效率低。 它就是胰腺癌。在我们认知中,胰腺癌患者多为男性和老年人。但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近10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女性和中青年更是明显。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