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其特征是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经常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及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可以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
持久反复发作,可导致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关节功能障碍,甚至残废。血管炎病变累及全身各个器官。

中医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是由于禀赋不足或调摄不慎,嗜欲无节,致气血肝肾亏损,肝主筋,肾主骨,肝肾既虚,则无以充养筋骨,至虚之处,即容邪之所,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内外合邪而致病。
中医辨证分型:
湿热型,起病急,关节红肿疼痛,不可触压,屈伸不利,晨起僵硬,发热有汗,心烦口渴,小便黄赤,舌苔黄,脉数。
寒湿型,关节剧痛,不可屈伸,甚至强直拘紧,时轻时重,遇寒加重,得热缓解,每遇阴雨天加重。舌苔薄白,脉弦紧或濡缓。
肝肾两虚型,关节疼痛长期反复发作之后,关节拘挛不利,局部常有轻度的灼热红肿,疼痛多以夜间明显,或无明显关节局部症状。同时有头晕目眩,耳鸣咽干,心烦,手足心热,夜寐不安,腰膝酸软,脉细数,舌光红。
肾阳(气)虚型,关节疼痛长期反复发作后,骨节僵硬,活动受限,疼痛不重或不痛,头昏耳鸣,畏寒自汗,腰膝酸软,小便清长,面色淡白,舌质淡,薄白苔,脉沉细弱,关节多已明显畸形。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
·晨僵:关节的第一个症状,常在关节疼痛前出现。关节僵硬开始活动时疼痛不适,关节活动增多则晨僵减轻或消失。关节晨僵早晨明显,午后减轻。
·关节肿痛:多呈对称性,常侵及掌指关节、腕关节、肩关节、趾间关节、踝关节及膝关节。关节红、肿、热、痛、活动障碍。
·畸形: 后期病例一般均出现掌指关节屈曲及尺偏畸形;如发生在足趾,则呈现爪状趾畸形外观。

关节状态分级
Ⅰ级:病人完成正常活动的能力无任何限制。
Ⅱ级:虽有中度限制,但仍能适应。
Ⅲ级:重度限制,不能完成大部份的日常工作或活动。
Ⅳ级:失去活动能力卧床,或仅能应用轮椅活动。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瑶医有办法
瑶族是一个承载着千年历史沧桑的古老民族,传承至今已有上百种绿色疗法,蟒针、瑶浴、穿经通髓术、火针等等,都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好办法。
预防及注意事项
01注意居住环境
保持室内干燥,避免潮湿。经常开窗通风,避免阴暗、潮湿的环境。如果住在地下室或潮湿的地区,可以使用除湿器降低湿度。
02注意保暖
避免冷风刺激,注意关节部位的保暖。尤其是在季节交替时,要注意做好关节的防护措施。
03保持乐观心态
情绪稳定、乐观可以缓解身体免疫系统的压力,有利于身体健康。
04合理饮食
饮食中应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避免进食酒、浓茶、咖啡、咖喱等具有刺激性的食物,也要避免进食奶油、点心等高糖、高脂肪食物。多吃一些动物肌腱、骨类食物等来强健骨骼,减少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几率。
05适度锻炼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关节的抵抗力,缓解关节的不适症状。建议进行轻度到中度的运动,避免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