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最新的研究证实:中国是世界上食盐摄入量最高的国家之一。
食盐摄入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中国居民76%的食盐摄入来自家庭烹调用盐,6.4%来自酱油,其余来自外出就餐、包装食品等。
因此,家庭烹饪是食盐摄入的主要来源,减少家庭烹饪用盐是减盐的重要途径。
此外,根据食物中含盐量的不同,把食物分为高盐食物、中盐食物和低盐食物三大类。
其中,高盐食物每100克食物中含盐量超过1.5克或含钠量超过0.6克;中盐食物每100克食物中含盐量为0.3克~1.5克或含钠量为0.1克~0.6克;低盐食物每100克食物中含盐量低于0.3克或含钠量低于0.1克。
日常生活中的高盐食物主要集中在以下10类:酱和调料、咸菜酱菜类、咸蛋、熟肉制品、面制品类、咸坚果、咸鱼虾等海鲜、加工豆制品、薯片饼干类、罐头制品。
高盐饮食会带来什么危害?
中国40%的死亡由中风和心脏病引起,而过多摄入食盐、高钠低钾饮食习惯会导致血压升高,也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危害:
·加重肾脏负担
·增加骨质疏松风险
·呼吸道感染
·引发胃炎及胃肿瘤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健康成人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不同年龄人群的推荐量也各有不同:
·2-3岁幼儿摄入量不超过2克;
·4-6岁幼儿摄入量不超过3克;
·7-10岁儿童摄入量不超过4克;
·65岁及以上摄入量不超过5克。
而2015年,中国人均每日盐摄入量为10.5克,几乎是推荐摄入量的2倍。
在有关减盐与健康生活方式研讨会上,有关专家表示,盐摄入量过多的危害主要来自于盐中的钠~
钠元素有什么功能?
·调节细胞外液的容量与渗透压
·维持酸碱平衡
·维持正常血压
·维持神经肌肉应激性
钠过量有什么危害?
长期摄入较高量的食盐,可增加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肿瘤(胃肿瘤、结肠肿瘤等)发生的危险。
正常情况下钠摄入过多不会在体内储存。
某些疾病可引起体内钠过多:心源性水肿、肝硬化腹水期、肾病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肿瘤等导致高钠血症。
急性过量食用食盐35-40克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水肿、血压上升、血浆胆固醇升高、脂肪清除率下降以及胃粘膜上皮细胞破裂。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相关数据显示,如果人们将盐摄入量降至每日低于5g的推荐水平,每年可以避免170万例死亡。
既然钠过量有这么多危害,那么平时该怎么做到少吃盐呢?来看看北京瑶医医院专家的介绍: 人们往往不知道自己的食盐量。在许多国家,盐大多来自加工食品(如即食食品、腊肉、火腿、香肠等加工肉类、奶酪、咸味小吃等),或通常大量食用的食物(如面包)。人们还在烹饪时(例如使用牛肉汤、固体汤料、酱油和鱼露)或在餐桌上(例如使用食盐)往食物中加盐。
在平时生活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减少盐摄入量:
1.临出锅时放盐可以减少盐的使用量。要达到同样的咸味,晚放盐要比早放盐使用的盐量要少一些,而且可以避免加碘盐里碘的挥发。
2.炒菜时多放醋少放糖,可以减少盐的使用量。大家都有经验,就是调咸菜时,如果加入糖,就会感到咸菜不咸了,如果加入大量的醋,会增加咸菜的咸味。所以在做菜时加入等量的盐时,多放醋会使咸味变强,而加入糖时会减轻菜的咸味。
3.食用低钠盐。这是减少盐摄入量最简单轻松的方法。可以在不降低咸味的同时,降低了盐的摄入量,而且还可以增加钾的摄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低钠高钾饮食!
4.购买现成的食品时,一定要看一下食品中钠的含量,要选择钠的含量较低的加工食品,如火腿,腊肉等一些袋装的食品。
5.要注意调味料是含盐的。如酱油,豆瓣酱,甜面酱,鸡精,虾皮,耗油等都是含盐的,所以在烹饪时可以先放含盐的调味料,来降低盐的使用量!
盐,在化学上被称为氯化钠(NaCl),为人体提供必需的钠元素和氯元素。人体缺少钠元素就很难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从而身体出现不适。虽然人们总说盐吃多了不好,但大家也不要过于小心,做到适量就好,用盐量别超过一个牙膏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