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中,强调了提高核酸检测阳性率的具体措施和要求,细化了标本采集和处理方法,增加了单靶标阳性病例的判定原则。其中明确提出“核酸检测结果阴性不能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需要排除可能产生假阴性的因素,包括:样本质量差,比如口咽等部位的呼吸道样本;样本收集的过早或过晚;没有正确的保存、运输和处理样本;技术本身存在的原因,如病毒变异、PCR抑制等。”在特定场所消毒技术方案和特定人群个人防护指南中,细化了粪便、污水消毒处理方法和手消毒剂可选择的种类。
新冠肺炎最初的确诊手段主要是以核酸阳性作为指标的,但是,临床发现核酸检测有滞后性,很多人是新冠肺炎患者,但是检测却是阴性,当时这些患者可能被忽略了,没有进行隔离,结果成为新的传播源,导致了更多的人继续被感染。之后专家们继续探讨确诊的方法,最终得出结论核酸阴性不能排除新冠肺炎,只要是出现一些临床症状配合影像学的改变,即使是核酸阴性也可以确诊为新冠肺炎。
这个标准一公布,加大了确诊的力度,及时发现新冠肺炎的病人并且进行迅速的隔离和治疗,这样就堵截了新冠肺炎进一步传播的渠道,控制了整个疫情的发展,那新冠肺炎确诊有哪些具体的方法?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新冠肺炎确诊方法
1、临床症状。在疫情的重灾区待过,比如湖北省武汉市等,而且出现了咳嗽、发高热等症状,出现新冠肺炎的典型症状比如呼吸困难、血氧下降等。
2、影像学发生变化,肺部呈现毛玻璃样改变。
3、做血液检测是核酸阳性。
以上三点只要是出现一点,都可以确诊为新冠肺炎,不一定三项全部异常才能确诊,因为有一部分人临床症状很轻,可能只是出现了干咳,但是不发热,会出现一些全身不适的症状,但是临床检查发现影像学已经改变,这样可以确诊为新冠肺炎。还有一部分人直接检测就是核酸阳性,那直接确诊无疑。还有一部分人临床症状已经非常明显,但是核酸检测是阴性,这样千万不能大意,也一定要确诊为新冠肺炎,因为核酸检测会出现滞后的表现,临床上有一些患者有症状和肺部影像学改变,核酸还是阴性,但是过了两天核酸就变成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