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是全世界广泛存在的一种营养性贫血。根据WHO的数据显示,贫血影响到全球30%的人口,其中50%是因为缺铁引起的贫血。我国贫血人数占总人口的15%-20%,换言之,每5-6人中就有1人患有缺铁性贫血。
当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最终引起缺铁性贫血。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都出现了缺铁性贫血这种情况。如果缺铁性贫血十分严重,此时患者就会有脸色苍白、四肢乏力、头晕、抗病能力下降、频繁感染、感冒等情况出现,对其健康不利。
专家提醒:婴幼儿、青少年、孕妇、饮食不规律或节食的人、老年人要特别注意补铁
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太注重饮食,很多人都有挑食的坏习惯,总是吃自己喜欢的食物,不爱吃的就不吃,这样很容易会造成营养不良的。就会容易引起贫血,有很多人都是无肉不欢的,这类人一般都是吃肉比较多,蔬菜吃的就会比较少。而有一些蔬菜当中含有的铁元素还是比较高的,经常吃就不会出现贫血的状况。所以,挑食这个习惯真的很不好,很容易会减少身体吸收铁元素。还有一个情况就是铁元素的摄入量达到了,却是被消耗的很多,这个也是很不利的,这种情况会比较少出现。一般都是生产期的孕妇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只要及时补充铁元素就好。
如果出现以下四种征兆,那么你就该补铁了:
1、经常疲劳
如果你已经得到了充足的睡眠,但还是感到非常疲倦,那就证明你体内的铁含量已经不够了。没有足够的铁元素帮忙,新鲜氧气的输送速度、废气的清除时间都会减慢,这是你经常疲劳的“主谋”。
2、皮肤苍白
如果你的皮肤看起来比平常更苍白,这是另一个缺铁的信号。铁元素使血红蛋白呈现红色,从而为皮肤提供颜色。相反,缺铁导致红色减少,皮肤会看起来更苍白。除此之外,牙龈和指甲的颜色你也要注意。
3、四肢冰冷
如果体内没有足够的铁元素,你血液中的携氧量会大大降低。这会直接导致血液从四肢抽离,向更重要的器官输送,如大脑、心脏、肾脏、肝脏和肺部。手指和脚趾的血液流量减少,将会让它们感觉到寒冷。
4、心率过高
一般人的静息心率在每分钟60到100次之间,而专业的运动员则会更低,通常在40到60次之间。如果你的心率出现异常的高频,那你要警惕起来了。由于血液中的氧气含量较少,因此你的心率加快,为的是更快地泵出可用的含氧血液。
想补铁又不知道怎么办?专家教你吃对食材来补铁
每天需要多少铁?
成年男性每天需摄入12毫克铁;成年女性每天摄入20毫克铁;50岁以上的人,每天需摄入12毫克铁。
补铁可适量摄入动物肝脏、动物血、红肉、鱼禽类及水产品、豆制品等食物。
动物肝脏和动物血类食材
鸭血、猪肝、鸭肝等食材中,不仅含有大量血红素型的铁,还可直接被人体肠道上皮细胞吸收,建议缺铁的人选用。
动物肝脏内脂肪含量较多,不宜过量食用,专家建议,动物肝脏类食物每周摄入1~2次,每次不超过50克;鸭血每周摄入1~2次,每次50~100克即可。
鱼禽类及水产品
蛏子、河蚌、鲜扇贝等鱼禽类及水产品类食材,不仅含有丰富的血红素型铁,还含有大量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帮助降低血脂、降低血液黏稠度。鱼禽类及水产品类食材,建议每天摄入50~75克即可。
专家提醒: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应慎吃水产品。
豆制品类
小香干、腐竹、豆皮的含铁量较高,且高蛋白、低脂肪、不含胆固醇,适合吃素或牙口不好的老年人食用帮助补铁。注意:豆制品类食材含有的铁属于非血红素型的铁,属于三价铁,不能直接被人体吸收。
专家提醒:维生素C有助于人体吸收三价铁,建议早餐搭配100克蔬菜;午餐、晚餐各搭配200克以上的蔬菜,帮助人体吸收铁。
红糖水不能补铁
红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每100克红糖里,含2.2毫克非血红素型的铁,红糖不是补铁好选择。
补铁也需要日积月累,养成好的饮食习惯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