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有些人为什么那么怕冷又容易感冒呢?其实这些人是阳虚体质。
“阳虚”应该说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包括了肾阳、脾阳、心阳等等,通俗一点讲,就是生命之火不过旺盛。我们就把这一类人归为阳虚体质。其中,肾阳与阳虚的关系最为密切。
阳虚最典型的症状就是畏寒怕冷。北方民间有句俗话: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旺。这句话听起来不雅,但是你仔细想想,很有意思,说的是傻小子没人疼,自己也不懂养生,随便在哪里就睡觉了,可是他为什么不感冒、不生病呢?火力旺是什么?其实就是说他阳气旺盛,能够抵御外邪。
身上的阳气不足,生命之火不够旺盛,就不能够抵御外界寒冷的侵犯,包括自然界的风湿寒等等……总的来说呢,怕冷是一个人火力不足的表现。用中医的语言,就是阳虚。

简单自测:是否怕冷
如果患者全身性怕冷,背部、腰部、腹部和膝盖尤其怕冷,时间持续一年以上且长期存在,则该患者就有可能是阳虚体质!
专家提醒:如果身体只有单一部位怕冷,不一定是阳虚体质,有可能是阳虚症候!比如,痛经会导致女性小腹部怕冷,就属于冲任虚寒证型,即宫寒,属阳虚症候!
阳虚不宜服用六味地黄丸补肾
不少人养生喜欢跟风,不分阴阳体质,一律服用六味地黄丸,认为可以补肾养生,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为这类药只适合阴虚体质,并不适合阳虚体质。阳虚体质者服用,好比“雪上加霜”。

阳虚如何调理?
专家介绍,秋冬季节建议多食炖汤,在中药材的搭配上,阳虚体质的人,建议选用适量的当归、山药、枸杞、党参、沙参混合白肉或红肉炖汤。要想口感好,可以加入大枣和桂圆肉。特别怕冷的人,还可用熟附片炖汤。具体做法:先用熟附片熬水,再把水放入要炖的材料里熬汤。如果追求口感,可以往里面加5克左右的肉桂。不过,此方法不适宜阴虚体质的人,而熟附片的用量不宜超过1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