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北京瑶医医院院长覃迅云教授每周二全天,周四、周六上午坐诊,每次限号,请提前致电4006018999详细查询号位情况以及预约
2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录召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一些健康知识进行了科普答疑。 病毒会在头发上滞留吗?每次外出回来要洗头吗? 一般情况下,公众外出回家之后不需要特意洗头或消毒。目前研究显示,病毒对外部环境中的如紫外线和热比较敏感。在室外,头发粘到高浓度同时有活病毒的飞沫可能性...[详细]
疫情防控期间,科学合理的居家饮食能有效改善营养状况、保护和增强免疫力,是我们抵抗病毒的最有力方式。对于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会引起抵抗力变弱,容易并发感染性疾病,属于新冠肺炎的易感人群。为了帮助广大糖尿病患者做好科学饮食,保持血糖稳定,中国营养学会糖尿病营养分会提出了一些指导建议。 1.主食定量,粗杂粮占三...[详细]
中医院士半年前预测疫情火爆网络,中医真的预测出了这次疫情吗? 这两天,有个短视频突然火遍网络。2019年夏季,中国中医科学院会议上,王永炎院士推断:“下半年特别是冬至前后,一直延续到明年春季有瘟疫发生……”,这是在2019年6月27日中国中医科学院组织召开技术体系岗...[详细]
当前各行各业都在进入复工复产阶段。当我们回到办公室、进到车间、到田间劳作的时候,有多大风险会感染新冠病毒,如何防护? 2月2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琪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经过科学试验初步验证,经呼吸道的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为确定的传播途径,开放环境中,新冠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的几率极低。 ...[详细]
2020年的新春佳节,没有往常的热闹非凡,只有家家户户闭门不出。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威胁着每个人的健康,全国各地的白衣天使们即使困难重重也依旧迎难而上。疫情期间每个人都应该做好自我防护,而许多肿瘤患者由于疾病本身、手术、化疗等原因,身体的免疫力较弱,继而在疫情当中,难免会成为易感人群。 那么,肿瘤患者在新型冠状病毒...[详细]
现在很多年轻人在工作的地方都是与人合租,但时下正是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时期,与人合租又该如何做好新型冠状病毒的防范措施呢?北京瑶医医院专家指出,与人合作做好七大防护可极大降低感染几率! 与人合租七大防护要点 1、观察室友情况: 在回到出租房后首先要确认好室友是否存在发热、咳嗽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相关症状,...[详细]
新冠肺炎爆发以来,各种谣言满天飞,甚至有人说大量喝水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阻止病毒进入呼吸道。这当然是无稽之谈!不过,无论能不能预防病毒感染,喝水准没错,毕竟有益于我们的健康。 喝水看似是一件简单又日常的事,其实当中的讲究可不少,如果喝水不注意,容易“毁健康”! 这些喝水的不良习惯,50%的人都有过 人体中...[详细]
气闷、头晕、心跳加速是病毒感染症状吗?病毒会影响人们大脑吗?在全民防范新冠病毒侵袭的时候,需要怎么做才能更好地加强机体免疫力? 新冠肺炎对神经系统的可能影响 大脑是我们的神经中枢。血-脑之间有一种选择性地阻止某些物质由血进入脑的“屏障“存在,称为血脑屏障。正是因为血脑屏障的存在,可以保证...[详细]
刚刚,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五版)》,其中在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中明确提出,核酸检测结果阴性不能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需要排除可能产生假阴性的因素。 在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中,强调了提高核酸检测阳性率的具体措施和要求,细化了标本采集和处理方法,增加了单靶标阳性病例的判定原则。其中明确提出&ld...[详细]
同样的病毒,有些人症状轻微,甚至没有症状;有些人却发展成危重症——为什么? 答案藏在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里。病毒进入肺部之前,要多次与免疫细胞短兵相接。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体时,通过鼻腔和口腔进入到人体咽喉部后,可以进一步蔓延至气管及更细的支气管,进而到达肺泡。 不过,进入肺泡的每一步,病毒都会遭到免疫细胞的防...[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