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又来临了。一到高温天气,人的精神状态就和路边被晒蔫的植物一样,总是无精打采。不仅如此,还经常觉得犯困、容易疲惫、食欲下降、手脚乏力。这个时候如果能突然下场大雨,气温骤降,又顿时感觉神清气爽,精神好了许多,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这种情况算是中暑吗?
人是恒温动物,能通过一系列体温调节机制,在环境温度变化的情况下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一般情况下,人体温度维持在36.9-37.9℃之间。这是因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本质上就是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的过程,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生物酶的活性,使得生化反应的效率下降,从而细胞正常功能受到影响。
人体细胞在生理活动中会不断地产生热量,身体通过调节向外界环境散发热量的速度,来维持体温恒定。在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剧减,散热大大减少,还可以通过寒颤来增加产热;在炎热环境中,血管扩张,皮肤血流量增加,同时通过出汗来增加散热量。
高温下,身体会出现哪些变化?
当环境温度比皮肤表面温度适当低一点,是最有利于产热散热平衡的,这时既不需要出汗来加强散热,也无需寒颤来增加产热。而这个温度大约在20~30℃之间,是人感到最舒适的温度。
当环境温度继续逐步提高的时候,皮肤通过热辐射和传导对流散热的效率就开始大大下降了,需要通过出汗来加强散热。在环境温度大于35℃时,皮肤的热辐射和传导对流已经难以发挥作用,这时人已经感觉非常难受了。体温会轻度升高,开始影响到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同时出汗会大大增加,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会发生紊乱。
夏天犯困吃什么?
紫菜:紫菜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食物纤维。多吃紫菜不仅能较好地解决“夏打盹”的麻烦,而且具有“一食多补”的作用。食用紫菜有清热利尿、补肾养心、降血压的功效。但由于紫菜性寒凉,消化功能不好以及脾胃虚寒的人,应慎食或少食。
醋:高温天气特别容易疲劳、休息不好。不过,醋中的醋酸能将导致疲劳的罪魁祸首乳酸氧化代谢,帮你提神醒脑。醋能刺激胃酸分泌,健脾开胃,是促进食欲的好方法。而且,醋还养胃,胃不好,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人,适量吃醋会得到有效缓解。
姜:在犯困的时候可以吃生姜,生姜的辣味能使身体从内部生热,增强免疫功能。无论是制成蜜饯的姜,还是生姜都有解毒、提神和消除疲倦的作用。
豆制品:铁质是产生人体能量的主要介质,它担负着向人体器官和肌肉输送氧气的重要任务,经常吃一些赤豆、黑豆或黄豆,也能起到补充铁质的作用,并能有效地改善疲惫、无力的状况。
此外,高温难熬,如何才能让自己感觉舒服点?
不要过于贪凉。空调温度调得过低只会让你在不得不面对高温环境的时候更加难以适应。如果必须长时间工作在高温环境下,获得热耐受能力的最佳方法是在逐渐升高的气温条件下安排耐热锻炼,提高机体热应激能力。一般经过7-14天,人体对抗高温的代偿能力会明显加强。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随时补充足够的水分,特别是出汗多的情况下,需要适当补充盐水。各类饮料,西瓜等水果也都是很好的选择。水喝得够不够,检查自己尿液的颜色和尿量是最简单的方法。
保证足够睡眠。充分休息,保持体力,尽量减少体力活动,这有助于减少身体产热。同时居住环境要保证通风。
尽量避免在高温时外出活动,避免阳光直射,做好防晒工作。衣着注意宽松透气。在高温环境工作或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要注意经常性地到凉爽处休息,以避免身体内热量蓄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