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会变老,但衰老的表现或许不尽相同。然而,人老变矮却是共同现象。
“人老矮三分”,为什么年纪大了,身高就会“缩水”呢?
难道老人活到一定年纪,个个都成“精”了,所以身高也是“浓缩的精华”?
人老了,个子就会变矮吗?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出现了驼背,甚至连个子也变矮了。这是为什么呢?人老了以后,身体的各种组织器官逐渐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脊柱的退化就是引起老年人变矮的主要原因。
人的脊柱是由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尾椎共33块椎骨连接而成的。每对椎骨之间都有一块叫作椎间盘的韧垫,当人在活动时,椎间盘可以起到减轻和减少震荡的作用。大多数人到中年以后,椎体间的椎间盘便开始退化而变薄,假如老年性的退化使每个椎间盘的厚度减少1毫米,那么整个人就会比原来矮2厘米多。因此,椎间盘萎缩变薄是使老年人变矮的一个因素。而由椎体骨质疏松造成的椎体楔形压缩,则使人老之后的脊背不再挺拔,成了驼背。
人老变矮有哪些原因?
人老变矮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正常的生理变化,比如椎间盘失水、压缩变薄。脊柱由椎骨连接组成,两块椎骨之间有一块纤维组织叫椎间盘。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会变薄,我们的脊椎就会变短,人自然也就变矮了。而且,越是身材高大的人,老了以后身高下降的更明显。
另一方面是骨质疏松的问题,出现驼背、变矮。除了椎间盘变薄外,各椎体可因骨质疏松而渐趋坍塌。如果把人体比作一栋房子,骨头是房子的墙体,骨质疏松就像墙体被破坏,严重时发生的骨折就像墙体坍塌。骨质疏松除了会有腰背酸痛、腿脚抽筋、身高缩短、驼背之外,还有很高的骨折风险。
骨质疏松的易发人群为女性,与女性的内分泌有关。因为女性绝经后体内大量钙流失,如果补充不及时会导致骨质疏松。
你若以为自己和骨质疏松没有关系,离自己很远?其实,人体的骨量在35岁之后就开始减少,而且,骨量的流失,不可逆转!
下面是骨质疏松症的过程图,大家自行体会!
骨质疏松性疼痛最突出的特点是
全身性疼痛,无固定压痛点,表现多为钝痛。骨痛最常见部位有腰背部、髋部及四肢,以腰背痛多见,并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久坐、久站疼痛加重。骨质疏松性疼痛日间轻,夜间重。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1、控制饮食结构,避免酸性物质摄入过量。大多数的蔬菜水果都属于碱性食物,而大多数的肉类、谷物、糖、酒、鱼虾等类食物都属于酸性食物,健康人每天的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的摄入比例应遵守1:4的比例。保持人体弱碱性环境可以预防和缓解骨质疏松。
2、适当运动,常晒晒太阳。进行户外运动以及接受适量的日光照射,都有利于钙的吸收。运动中肌肉收缩直接作用于骨骼的牵拉,会有助于增加骨密度。因此,适当运动对预防骨质疏松亦是有益处的。
3、作息时间需规律。打麻将、晚睡等生活无规律,都会加重体质酸化,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保持弱碱性体质,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4、摒弃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吸烟会影响骨峰的形成,过量饮酒不利于骨骼的新陈代谢,喝浓咖啡能增加尿钙排泄、影响身体对钙的吸收,摄取过多的盐以及蛋白质过量亦会增加钙流失。
5、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有过大的心理压力,压力过重会导致酸性物质的沉积,影响代谢的正常进行。适当的调节心情和自身压力可以保持弱碱性体质,从而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爸妈念叨自己变矮了,赶紧查查骨密度
人体骨量的流失从年轻时就已经开始了,30岁左右骨量能达到一生中的高峰,之后就是开始用钙的过程,30岁之前存储的钙越多,30岁之后能消耗的时间越久。通常,50岁起骨量平均每年丢失0.5%~1%,绝经后妇女平均每年丢失骨量3%~5%,妇女骨丢失最终可达峰值骨量的30%~40%,男性丢失20%~30%。
如果你听到老爸老妈念叨自己变矮了,可不要听听就完事,一定要带他们去医院检查一下骨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