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心梗、肾衰……许多突发重疾都跟高血压脱不了关系。它没有明显症状,却悄悄地、一点一滴地蛀蚀身体机能。当血压超过140/90mmHg,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逐渐升高。高血压前期还可以逆转吗?舒张压和收缩压哪个高了更危险?
舒张压高和收缩压高,哪个更危险?
收缩压高(高压高)舒张压低
说明大动脉弹性低,动脉已经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它比收缩压和舒张压都高的高血压患者危险程度更大。如果是随着年龄增高的高压,也叫“自然升高”,是原发性高血压的一种原因,这比单纯低压高在治疗控制难度、风险程度相对会低一些。收缩压高的人大多是老年人,发现收缩压高,就要考虑是否有心血管疾病。
单纯舒张压高(低压高)
是高血压病年轻化的早期阶段。多因情绪波动、工作压力、疲劳、睡眠不好等因素有关,多发生在青中年人,也可见于颈椎病的人。对单纯舒张期高血压可因为随着病程延长,可以转变为经典性高血压。甚至向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发展。长期舒张压的升高,日久可使小动脉缺血,导致玻璃样透明变性和内膜纤维组织弹力纤维增加,管腔变窄,使全身脏器缺血,出现继发性损害,尤其是心、脑、肾均可出现致命性的后果(如心衰、脑血管病变、肾衰、尿毒症等)。
收缩压高是心血管疾病主要诱因
心力衰竭是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百分之四十至百分之五十的心衰起因于高血压。血压越高,又没有治疗,发展为心衰的可能性越大。高血压已被认为是导致左心室肥厚和心肌梗塞的主要危险,而左心室肥厚和心梗可引起心脏功能不全。因此,高血压在心衰历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而如果能好好控制血压可以降低30%-40%中风发生率;降低50%以上的心脏衰竭发生率;降低20%-25%的心肌梗塞发生率;降低25%的末期肾脏病(尿毒症)发生率。
为什么低压高比高压高更危险更难治?
高血压的低压高在临床上是个难题。高血压患者也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高压升高,大部分人能够降下来,一旦低压升高,服药很难降下来。
低压高主要与两个因素有关。第一个是血管壁弹性下降,回心血量减少,从而使得心舒期末存留在主动脉中的血量增多,进而导致低压升高;第二个是小动脉张力高,外周血管的阻力增加,从而导致主动脉中的血液流向外周血管的速度变慢。主动脉中存留的血液增多,低压就会随之升高。
低压高不仅容易引起小动脉粥样硬化,如脑血管硬化和心脏冠状动脉疾病等,还会增加心脏的负荷,增加治疗的难度。
预防舒张压高三要三不要
要运动,要早睡早起,要清淡饮食;不要抽烟饮酒,不要腹部肥胖,不要有长期、过度的心理(精神)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