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有196万因中风去世,相当于每数16秒有一个中国人死于中风,中风是造成中国人寿命损失的第一大病因;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6倍,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
什么是中风?
“中风”也称“脑卒中”, 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它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
为什么中国人更容易中风?
中风的危险因素主要有8个:
1. 高血压
2. 房颤
3. 吸烟
4. 高血脂
5. 糖尿病
6. 很少体育活动
7. 超重或肥胖
8. 卒中家族史
注意!在这8个危险因素如果你有3个以上,就属于中风高危人群!
而从国人生活习惯看,下面5个因素都是导致中风高发的原因:
1
1.吃得太咸 在中国,五分之四被调查群体每日平均盐摄入量12.5g,是中国膳食指南规定(6g)的两倍多!
高盐饮食是国际上公认的高血压危险因素之一,诱发脑中风。就这样许多国人,不知不觉就把自己泡进盐罐子。因此,日常饮食中,盐,少点,少点,再少点。
2.爱吸烟 中风的另一原因是吸烟,因为烟草释放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等会破坏血管,增加中风风险。同时,烟草中的100多种有害物质可以让血管痉挛、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加速动脉硬化。这些为中风的发生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条件。
3.爱喝酒 无论是年轻人还是成年人,在平时生活中、聚会上都少不了要喝上两杯。其实过量饮酒也是导致中风高发的一大原因。
有结果显示,中年人每天饮酒超过两杯(8盎司)比患有其他传统危险因素比如高血压,糖尿病更容易出现中风。2018年8月,世界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刊文指出:喝酒直接导致了全球280万人的死亡,最安全的饮酒量为0,即不饮酒才能对健康有益!
4.“啤酒肚”式肥胖 而酒喝多了也会形成肥胖,那就是“啤酒肚”(中心型肥胖),这也是国人中风高发的一个原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如果男性腰围>94cm,女性腰围> 80cm,即可诊断为:中心型肥胖。
5.慢病控制较差 2016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数据(2016) 》显示,高血压患病人数约为2.7亿,但高血压知晓率为46.5%,也就是说,一半以上高血压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
吃咸吸烟加班以及高热量饮食引起的高血压、高血脂,本来可以通过健康生活方式加以扭转。血压血脂持续居高的患者,也可以长期服用降压降脂药物来控制病情。但问题是,中国大部分高血压高血脂人群并不知道自己的病情。而那些已经确诊的人,降压降脂药物也是想起来就吃,想不起来就不吃,不能够科学合理地控制慢病。
如何及时识别中风?
中风是一种需要早发现早治疗的疾病,这样才有可能减少残疾,挽救生命。 想要快速判断是否中风,可以注意以下三方面:
•看面部表情:面部左右表情是否对称,看有无口角歪斜。
•看肢体的活动:有无一侧肢体的肌力下降,比如吃饭拿不住筷子,一侧肢体不稳,走路会摔倒。
•看语言能力:想说的话说不出来,或者表达出的意思不是自己所想的。 除此之外,有的人中风也会表现出头疼的症状,尤其是出血性脑卒中。大家一定不要忽视,想着睡个觉忍一忍头就会不疼了,这样就会延误了治疗脑卒中的最佳时机。
如何预防中风?
中风不仅会导致患者出现肢体行动不便,记忆力下降,认知障碍等后遗症,影响生活质量,甚至还会并发发热、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急性肾衰竭等严重病情,危及患者生命。
三个动作有效预防中风
1、对着空气抓手 每天早中晚各做一次,每次400下。 最好是多用左手来做这个动作,因为左手动得较少,所以大多数人的右脑缺乏锻炼,血管壁非常脆弱易破裂。多用左手,也是为了生命安全考虑。
2、没事耸耸肩 耸肩的动作大家都会,连贯起来做更好。每天5分钟的耸肩运动,既能帮助放松肩部神经和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更能疏通血液流入大脑的道路,为我们身体提供动力。
3、摇晃头脑不是病,而是治病 频率依然是每天三次,每次三十次。找一个地方平坐好,左右摇头晃脑,速度越慢越好。低血压患者建议平卧着做。这样做是为了增加血管的抗压力,才能预防中风。
脑卒中预防食谱
除了生活习惯要更加健康外,饮食习惯也不容小觑。吃得对、吃得好,可能会离健康更近一些。
1. 谷类:它可以是全麦面包、糙米、燕麦片等各种杂粮。
2. 蔬菜:每天的蔬菜摄入量都在500 克以上。蔬菜的种类尽量多样化,绿叶蔬菜是基础。
3. 坚果:这里的坚果指的是原味或生坚果,每日约30~50 克。
4. 适量新鲜水果。
5. 奶制品。
6. 少量肉制品,以瘦肉、鸡肉、鱼肉、虾适宜。
7. 烹饪方式简单化,调味料适量。
当然,这样的饮食结构可能会让无肉不欢的重口味吃货们濒临崩溃。毕竟最难改变的就是一直跟随我们的生活习惯。
但若要选择一时爽,还是身体康健,相信大家都不难以选择。
喜欢是放肆,但爱是克制。
为了活的好一点,一定要好好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