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心梗患者的住院发票摧毁95%的家庭!2018年,武汉某医院一位心梗患者花费了 170万还没出ICU病房。试问:全国有多少家庭能经受这样的巨额经济压力?全国的心脏病患者又有多少?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名心梗患者花170万还治不好病,那一名肿瘤患者的花费又会是多少?这简直不敢想象。
当前,很多慢性病已经治不好了,治疗不好的原因是医学模式遇到了瓶颈,是由于时代的更迭,疾病谱的改变和社会进步的必然。医学发展模式己经走过了四个发展时期:最早的叫神灵主义医学模式,到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模式),每一次都是由于社会进步,疾病谱的改变,迫使医学模式的更新升级,当前的医学模式已经解决不了人们的疾病,保障不了人类健康。比如说:高血压患者治疗一辈子还是死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吃一辈子降糖药还是死于糖尿病并发症;冠心病患者活一辈子最终还是死于心梗。这是医学的误区,更是医疗的失败。
虽然中医和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但事实上中医和西医根本不矛盾。西医认为,只要 身体免疫提高,人类就不会得病,细菌、病毒不会进入机体,所以采用的方法是进补药,进补食。 中医“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只要正气内存,六淫之邪不能侵入机体,方法同样是进补药、进 补食。从本质上来看,西医和中医是有相同点的。因为中、西医发展初期,非常贫瘠,物资匮乏, 老百姓吃不上好东西,身体干巴瘦,大风来了打踉跄,寒潮没来先感冒。平时吃个鸡蛋就叫做进 补,提高免疫。中医、西医都是“加法模式”,是为人类健康而设,生病之后,用“加法模式” 屡屡见效,治疗一个好一个。但是现在,到医院检查发现大部分人都是恶性肿瘤晚期,这些病都是吃出来、撑出来、堆积而来,堵塞而来。通过“加法模式”已经治不好当前人类的疾病,得病的主要根源在于人们的认知,医疗模式是指导临床的核心思想。指导思想出了错,怎么能够治疗好疾病呢?
国家大健康战略背景下,变革医学模式是疾病防治的重中之重
《21世纪议程》联合国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会上,中国要为世界21世纪可持续发展提供示范。强调要把健康教育放在首位,把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让每个公民都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致力健康增进人民福祉成为社会追求的主旋律。现代医学技术越来越进步,医生队伍越来越庞大,但病人却越来越多,这是因为医学走入了 误区。有的医生误认为谁的患者多谁就本事大,院长们常关注一年盈利目标多少亿,忽视了疾病的预防;很多医学的治疗核心都以提高免疫、用补药、进补食、扶正抗肿瘤等都是“加法”,这反而是增堵,增加了人体肝、肾负担引起疾病加重;很多肿瘤患者在手术、化疗、放疗后引发各类医源性疾病痛不欲生;美国权威机构称,手术、化疗、放疗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肿瘤问题,手术不能根除肿瘤,化疗放疗都在加速病人死亡。肿瘤没有因手术切除而消失,反而破坏了生命的自身组织修复能力,导致肿瘤加速恶变复发。
应对时代疾病谱,瑶医“减法生态医学模式”孕育而生
瑶族是世界健康的典范,瑶族人的健康从不依赖医院,不得病、得小病、得慢性,小病不出 家门、大病不出村寨,健康高度自治。瑶族健康长寿密码愿与世界各民族兄弟共享。覃氏瑶医总结瑶族人民千百年来疾病防治经验,在瑶医治疗重大疑难疾病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瑶医“减法生态医学模式”,致力打造适应现代疾病的瑶医特色医疗体系,从预防、诊疗、康养三大体系着手,把“减法诊疗”融入养生保健与疾病救治的全过程。多年来,经无数临床实践,瑶医“减法生态医学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果,特别是在治疗肿瘤和“蝴蝶瘟”等重大疑难疾病发挥了其他医学无法替代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