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癌”色变的今天,我们一听到“隔夜水致癌”的传言,也不去探究是真是假,自己先恐慌了。市面上火爆异常的各种生态水、活化水、碱性水……你都分得清楚吗?究竟喝什么水有利于健康呢,隔夜水、隔夜茶还能喝吗?
网传隔夜水致癌,这是真的吗?
传言说“隔夜水里亚硝酸盐很多,喝了会引起中毒,甚至会导致意识丧失、甚至死亡,而且亚硝酸盐还致癌。”看了这个传言,大家第一反应是:水里怎么会有亚硝酸盐,水里的亚硝酸盐是哪儿来的?
通常情况下,水里的亚硝酸盐来自于硝酸盐。含有硝酸盐的水在煮沸之后,常温空气中的细菌就会把硝酸盐转变成亚硝酸盐。然而,亚硝酸盐致毒需要达到一定的量,一般是200毫克以上。生活饮用水(自来水)里的硝酸盐限量是每升10毫克,地下水源是20毫克,而矿泉水是45毫克。即使水中的硝酸盐全部转化成亚硝酸盐,按照硝酸盐含量最高的矿泉水来计算,要达到中毒剂量,至少也要喝4400毫升,相当于一次性纸杯22杯,正常情况下,我们一天的饮水量也就是8~9杯,还不到22杯的一半,是不会致毒的。
至于说水里的亚硝酸盐致癌有些言过其实,亚硝酸盐固然有毒,但它本身不致癌,和蛋白质分解出来的胺类物质结合在一起,它才能变成“亚硝基化合物”这类致癌物,常见的是“亚硝胺”,它会增加胃癌、结直肠癌的风险,然而,水里又没有蛋白质,根本没有形成的致癌物的条件,又何谈致癌呢?
“隔夜茶”到底能不能喝?
人们对“隔夜茶”的担心主要是由于茶叶本身含有较高的硝酸盐,一旦被空气中的细菌还原成亚硝酸盐,摄入过量就可能导致中毒。这到底有没有道理呢?
茶叶中的硝酸盐含量确实高。然而,正常泡茶也不过放1~2克茶叶,按照含硝酸盐含量最高的茶叶,即1公斤茶叶中含有300毫克硝酸盐来算,2克茶叶相当于20克鲜叶,也就6毫克硝酸盐。即使全部转化成亚硝酸盐,一杯茶也只不过含有6毫克,与200毫克的中毒剂量相差甚远,实在没有必要担心会因此中毒。
当心“烫水致癌”
相对于“隔夜水”,“烫水”才真的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我们生活中,经常拿“多喝热水”来调侃对方。
很多直男们面对女生的撒娇也会说“多喝热水”,可是,喝热水真的对身体有好处吗?
喝热水确实有很多好处,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却要看“热”的程度。
“热水”的积极作用也有标准而言,所谓的“热”,不能超过65℃!
有人可能会提出疑问,这是为什么呢?
医学证实,65℃~70℃的热饮足可以烫伤喉咙,可能会导致食管癌!在2018年时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也已经将65℃以上的热饮列入2A类致癌物。
因为喝超过65℃的热饮,会烫伤口腔与食道表面的粘膜。
粘膜虽然有修复功能,但长期反复烫伤,粘膜上变异的细胞会越来越多,可能会引起很多口腔问题,甚至致癌。
生活中,超过65℃热饮包括很多女生爱喝的奶茶,汤羹,当然还有热饭,而太烫的食物确实会增加患癌的风险,需要钟爱热食的朋友引起重视。
究竟喝什么水才有利于健康?
有人觉得喝水就是补充身体所需水分,不用考虑营养问题。又有人认为自来水中有许多微量元素和无机盐,对人体有益。自来水中含钙、镁元素较高,对身体健康有益。纯净水是经过多次过滤,消除了水中的杂质、微量元素及致病细菌的水,但如果购买了不合格的产品,对身体反而有害。
至于市场上宣传的离子水、活化水、生态水等各种包装饮用水,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包装饮用水》(GB19298-2014)的规定:包装饮用水的产品名称不得标注“活化水”、“小分子团水”、“功能水”、“能量水”以及其他不科学的内容。而此标准的内容已于2016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也就是说以后大家在市面上不会再看到类似的包装饮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