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里说,“饮食者,人之命脉也。” 也就是说吃饭是保证生存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而不良饮食习惯不仅会加重身体的疲劳感,甚至可能带来诸多慢病。
四种饮食习惯加重疲劳感
如今,“累”越来越成为现代人挂在嘴边的高频词汇。除了繁重的工作、“贫瘠”的睡眠,以下这4种饮食习惯也会大大增加我们身体的疲劳感。
1、爱吃甜食
甜食中的糖大多是单糖或双糖,很快会被人体消化吸收进入血液。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的分泌就会增多,高胰岛素水平是导致人困倦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精白米面吃太多也会引起胰岛素水平升高,加重疲劳。
2、主食不能少
膳食的基础是主食,主食不能少。正常人如果没有主食供能,一方面大脑运作的效率会大大下降,另一方面,人体也会开始燃烧肌肉供能,造成肌肉丧失,时间长了之后,人会变得乏力、没劲儿。
对于血糖异常的人,如糖尿病患者而言,如果不摄入主食,身体会燃烧大量脂肪产热,从而产生大量的酮体,有可能会导致严重的酮症酸中毒。
3、红肉吃太多容易感到疲劳
猪牛羊肉属于红肉,红肉量摄入少或不吃红肉,三个月后人就会出现缺铁性贫血,贫血的人容易乏力。就中国人体质而言,成年人每人每天应摄入50—100克的红肉。
注意:肉食做熟之后体积会缩小,大概是原来的2/3。
人体每天所需总脂肪量约60~80克,对应一天的量是30毫升炒菜用油,加上1~2两红肉或3~4两白肉。
肉是把双刃剑,吃得多了人还容易疲劳
因为肉中有很多的脂肪,它在胃里的排空时间会慢,会长时间给人一种饱腹感。人一有饱腹感就会造成疲倦感。因为人的血液供给大脑的血压进入到了胃肠道。另外,大量摄入脂肪,会使人的血脂变高,长时间高脂血症带来的就是人发沉发蒙的感觉。
对抗疲劳感的食物
小米
工作繁多、吃饭不规律,胃找不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就会疲劳感,出现反酸、胀气等症状。
小米是养胃法宝,经长时间熬制,特别便于消化。还能促进胃部血液循环,让胃更舒服。粥上浮着的“米油”,也能起到保护胃黏膜的功效。
香蕉
香蕉提供能量、保持活力的效果堪比运动饮料。此外,香蕉还含有运动饮料所没有的钾、纤维和维生素B6,这些东西可以为身体供能,提供持久动力。
燕麦
燕麦十分适合在疲劳时食用,因为它含有非常丰富膳食纤维和蛋白质。同时,它的营养价值也很高。
大豆
大豆中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帮助补充能量,膳食纤维又可以控制血糖水平。特别是黑豆的营养价值更为突出。
全麦面包
能提供能量的当然少不了碳水化合物,全麦面包就能帮你补充。它的优势在于可以缓解升高血糖,有助于稳定持久的能量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