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岁男孩已经是结肠癌晚期
据杭州日报近日报道,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消化科日前收治了一名17岁“肚子胀痛”的男孩。父母以为是吃坏了肚子,结果两三天都没缓解,还伴随着发烧的情况。
医生检查发现,能摸到男孩腹腔内有鸡蛋大小的不规则肿块,感觉不妙。检测CT显示回盲部团块、肠梗阻。然而,经过一项一项的检查排除,入院第3天肠镜,结果——结肠癌!医生表示,这位17岁男孩已经是结肠癌晚期,存活时间可能只剩半年,手术机会也没了。
年轻人被肠癌盯上了
近年来,结直肠癌在年轻人群中却不断攀升。根据2019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报告》显示,男性结直肠癌发病率排名第四,女性结直肠癌发病率排名第三。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年轻人比老一辈人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更高!
癌,为什么盯上年轻人?
1. 坐出来——总是久坐不动
现实是,大爷打太极,大妈跳着广场舞,年轻人不是坐在办公桌前不动,就是回家瘫在床上玩手机。
然而,2017年9月英国《国际流行病学杂志》发表的研究发现, 久坐办公的人患肠癌的风险会增加约44%,而适当运动可降低患直肠癌、结肠癌的风险。
原因不言而喻,久坐肠道蠕动慢,腹腔、盆腔、腰骶部血液循环也不畅,无疑都增加了肠癌风险。
2. 吃出来——吃得太油腻
外卖炒菜香,碗底一层油;爱吃红烧肉,脂肪并不少。据原国家卫生计生委数据,我国八成家庭对油的摄入量是超标的。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对食用油的摄入量推荐是每人每天25-30克,而目前我国的水平是每人每天42克左右。
然而,美国《细胞》(Cell)医学期刊刊发的一项研究发现,高脂肪饮食就像肠癌的“助燃剂” 。腺瘤在人类肠道很常见,一般腺瘤生长通常需要几十年才能变成恶性腺癌。然而,小鼠的腺瘤在摄入高脂肪食物后很快就会癌变。

3. 吸出来——吸烟和二手烟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烟草影响下的身体》中谈到,在组成烟草的多种化学品中,已知至少70种致癌。吸烟者患以下癌症的风险比不吸烟者高得多。其中就包括结直肠癌。
4. 缺出来——粗粮、果蔬摄入不足
一斤蔬菜半斤水果,根本没吃够。据中国营养学会在2019全民营养周上公布数据,2012年我国城乡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蔬菜的摄入量为269.4克,水果的摄入量为40.7克。
此外,很多人一周都是白面馒头、米饭,很少有粗杂粮的摄入。而在不少研究中, 果蔬、粗杂粮中的膳食纤维,可以帮助降低患结直肠癌的风险。
所以,年轻人预防肠癌,最重要的是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