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我国慢性肾病患者约1.2亿,其中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的人群以及65岁以上老人,是慢性肾病的高危人群。专家指出,肾病发病较为隐匿,起病时没有明显症状,不容易引起重视,被称为“隐形杀手”,许多患者开始就医时已发展为肾病终末期甚至尿毒症。中医讲“病在肾 愈在春”,春季正是肾病的高发期。

因为随着气候逐渐转暖,各种细菌、病毒、霉菌活动日趋频繁,且开始繁殖。此时是它们最容易“入侵”肾脏等泌尿系统各器官的季节,所以春季成为肾脏病多发和易复发的季节。 肾脏被称为“沉默的脏器”,每天要过滤和清洁大约200升的血液,每时每刻都在勤劳地默默工作着,应值得我们每一天的关爱呵护。许多肾脏疾病早期没有突出的临床表现,通过一定手段的辅助检查可以发现蛛丝马迹。

肾脏病患者如何能安然地度过春季?
1.控制体重
随着体重秤上的数字逐渐升高,我们的肾脏也会因逐渐增加的负担而更加劳累,甚至出现肥胖相关性肾脏病。所以更好的控制体重,避免肥胖,是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特别注意的。
2.合理饮食
当以尊崇“好的蛋白和好的脂肪”为由过量进食海鲜和坚果时,嘌呤结晶已开始在肾脏沉积,埋下疾病隐患。饮食结构的调整,营养的搭配尤为重要。应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谷物为主、食物多样,避免暴饮暴食。
3.适度运动,量力而行
当一时兴起在健身房挥汗如雨地器械锻炼或长时间跑步后,带来的除了肌肉酸痛还有尿液的酱油色改变;这就是常见的剧烈运动后的“横纹肌溶解”造成急性肾损伤。因此,适合自己的运动适度,才是健康的保障。
4.慎用药物
当为搪塞发热而吞服一片再平常不过的感冒或退热药时,当如获至宝般品尝包装精美但没有成分说明的保健品时,肾脏也正在经历药物的摧残。
5.警惕环境中的“伤害”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可长期使用的染发剂和含重金属的美白产品却能成为肾脏病的元凶。此外化学制剂在美容美发、室内装修等生活领域使用,部分物质可能导致肾损害,也要尽量减少接触,或选择安全性明确的品牌使用。我们切记不可滥服滥用药物、谨慎选择化妆品,身体出现问题时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就诊,得到专业的指导。
6.规范治疗基础疾病
当拿到了高血压病、糖尿病的诊断书时,一定要遵医嘱,规范治疗。如果不能很好控制血糖和血压,也容易导致肾脏受损。
未病先防,及早诊治
慢性肾病发病隐匿,早期往往不容易被发现,甚至被漏诊,造成慢性肾病病情迁延,恶化进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阶段。因此,慢性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病人的早日康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肾脏一旦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
1、 尿量异常:如突然的少尿,多尿和夜尿增多;
2、 排尿异常:如突然出现的尿频、尿急、尿痛、灼热等;
3、 尿液外观异常:如突然出现的小便泡沫增多,尿中有血或尿中有蛋白等;
4、 突然出现浮肿:如眼睑、脸面、四肢突然或逐渐出现浮肿;
5、 突然出现腰痛或腰部出现肿块等;
6、 突然出现高血压、恶心呕吐和贫血等。
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早去医院检查,以免贻误病情。
最后提醒广大民众:肾脏疾患不可忽视,呵护肾脏是春季养生的重要内容之一。若上呼吸道感染迁延不愈,或发现尿中有血、浮肿等,应尽早做尿化验,争取早期治疗,原有肾病的患者更要坚持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