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的好:“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大夫开药方”、“常吃生姜,不怕风霜”、“生姜泡水喝、啥病也不得”,生活中,生姜除用作调味剂、小食品外,还能对人体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所谓月满则亏,凡事过度都会适得其反,食用生姜过度,或者吃法不对皆会影响身体健康,甚至会毒如砒霜、致肿瘤。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种错误的生姜吃法,希望大家在平时的饮食中加以注意。
生姜食用方法不同,一些有药用价值,一些与肿瘤关联
生姜亦是一款中药材。很多女性朋友都有这样的经历,就是经期时会喝生姜红糖水来缓解痛经,而很多风寒感冒的朋友亦会用生姜红糖水来驱寒,而这就是生姜的药用价值之一。生姜性温味辛,归脾、肺经,具有发汗解表、温中健脾、止咳止吐、温肺强心等功效。对于风寒感冒、女性经痛、畏寒呕吐、过食寒凉之物引起的肠胃不适等有极好的缓解作用。
生姜作为食材,它是一种调味剂使用,兼具着消炎、解毒、杀菌作用,但是吃生姜要讲度,过度盲目大量吃生姜,对人体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生姜含有主要营养成分:
抗氧化性的姜辣素、抑制胆固醇吸收的挥发油、杀菌的抗菌素以及矿物质、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糖类,还有一种黄樟素。除了黄樟素,生姜的多数营养成分对人体都是有益的。
植物毒素—黄樟素
黄樟素主要存在于桂皮、八角、茴香、花椒、生姜等。若过量食用生姜容易加大患肝肿瘤的风险。此外,腐烂生姜产生毒素亦可致肿瘤,有人认为“烂姜不烂味”,即使生姜有些烂了,也会把其削掉,继续食用,其实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做法,长期如此或可致肿瘤。 因为腐烂的生姜会产生毒素,严重时会导致肝肿瘤和食道肿瘤的发生。
生姜如砒霜,指的就是黄樟素
中国有一句俗语“早上生姜胜参汤,晚上生姜似砒霜”这里的砒霜指的其实是黄樟素。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的研究显示:黄樟素可引起肝肿瘤,在小鼠的饲料中添加0.04%~1%的黄樟素,150天到2年,可诱导小鼠产生肝肿瘤,若黄樟素在体内遇到氧化剂,则会产生更强致肿瘤活性的环氧黄樟素,亦大幅增加人体罹患肝肿瘤的可能性。所以在平时的烹饪过程中,一定要适度使用生姜,切忌无限制的使用。
三类人不要多吃姜
一、阴虚体质的人
阴虚就是燥热体质,表现为手脚心发热,手心有汗爱喝水,经常口干、眼干、鼻干、皮肤干燥、心烦易怒、睡眠不好,而姜性辛温,阴虚的人吃姜会加重阴虚的症状。
二、内热较重者
如患有肺热燥咳,胃热呕吐、口臭,痔疮出血,痛疮溃烂等疾病的人不宜食用生姜。如果是热性病症,食用生姜时一定要配伍寒凉药物中和生姜的热性。
三、肝炎病人
因为常吃姜会引起肝火旺。想要克制吃姜引起的肝火旺,可以同时选择一些可舒肝、理气的食物,比如用山楂、菊花泡泡茶喝,这样就可以消除生姜引起的燥热而不伤身体。
很多人都把姜外用来治疗脱发,的确,姜性温味辛,确实能够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刺激毛囊打开,促使毛发再生。但要注意脱发属热性疾病,姜用久了会生热,用热性药治热性病,和中医讲究的“热病用凉药”原则是相冲突的,所以尽量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