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我院马丽飞医生开展了一场主题为《冬季养生,瑶医支招》的健康知识讲座,微博平台(账号:瑶医医院)同步进行直播。您可至微博观看直播回放或阅读本篇文字版总结。

秋冬两季气候寒冷,阳气不易外泄而致阳气偏盛阴气偏衰,空中燥气重,燥为阳邪,作用于人体易伤阴液,加之秋冬喜食温热之品,故此时阴气内虚而需养阴以防伤阴。
冬天的三个月,是万物生机闭藏的季节。在这一季节里,水面结冰,大地冻裂,所以人不要扰动阳气,要早睡晚起;还要远离严寒之地,靠近温暖之所。这是顺应冬气、养护人体闭藏机能的法则。违背这一法则,就会伤害肾气,到了春天还会导致四肢痿弱逆冷的病症。究其原因,是由于身体的闭藏机能在冬天未能得到应有的养护、以致供给春天时焕发生机的能量少而不足的缘故。
·注意保暖 护肾阳: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也就是说头部是所有阳经汇聚的地方,所以要注意头部的防寒保暖 多晒太阳:尤其是多晒背部。中医认为腹为阴,背为阳,多晒太阳能起到壮阳气、通经络的功效。 注意暖足:人们常说“寒从脚起”,脚是身体“散热末端”,保暖差、抗寒弱,先凉透了就容易让寒气“找上门”。多泡脚,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身体代谢。 ·饮食养生 食养:多吃一些滋阴、润肺、生津的水果、菜蔬、豆类等食品,例如西红柿、柑桔、梨、葡萄、萝卜、大枣、芝麻、银耳、莲子、蜂蜜、红豆等。少吃辛辣食品,以改善脏腑功效,增长抗病能力。 药养:冬季是进食膏方的最佳时节。在这个时候进补,人体摄入的养分吸收与利用率高,较易积蓄并发挥作用,是体虚病人补肾藏精的最好时机。故有“冬季进补、开春打虎”之说。(如秋梨膏、桑葚百合膏、补精膏等) ·瑶族特色泡浴 瑶族药浴,是瑶族民间用以抵御风寒、消除疲劳、防治疾病的传统文化知识。它是瑶族祖先独创,族内独有,传内不传外的保健良方。被专家称之为人类健康的古老传承。药浴,它以多种植物药配方,经过烧煮成药水,用药水放入杉木桶,人坐桶内熏浴浸泡,让药液渗透五脏六腑、全身经络,达到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排汗排毒的功效。2008年6月瑶族药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由于冬季气温低,皮肤毛孔多闭合,如果没有适度的运动,不利于发汗排毒。再加上寒、湿侵袭,机体营卫更容易失去防御能力。而瑶族泡浴就是冬季防卫疾病的法宝。 ·瑶族养生茶 冬季多寒气,宜喝暖胃茶:姜+红茶5-10克。 ·瑶族养生菜 火麻青菜汤:主料-火麻仁(油)、水、青菜方法:先把火麻仁放入锅中,待出现泡沫油状物后放入青菜。 火麻仁油的作用: ①含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麻酸 ②促进新陈代谢消耗脂肪,能够瞬间提供身体所需能量③润肠通便、预防脑动脉硬化、对心脏有溶栓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