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学术年会隆重召开,众多肿瘤防治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探肿瘤诊疗的新路径与新方向。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民建中央人口医药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国际防癌长寿联盟主席、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副会长、覃氏瑶医第十三代掌门人、北京瑶医医院院长覃迅云受邀出席并发表题为《瑶医减法治癌:从理论到实践的创新探索》的学术报告,将传承千年的瑶医抗癌智慧与创新实践成果分享给与会同仁,引发热烈反响与深度共鸣。

瑶医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医药的璀璨明珠,其抗癌理念源于瑶族先民与自然共生的生存智慧。覃迅云院士在报告中指出,瑶族先民长期居于崇山峻岭,在与恶劣环境和疾病的抗争中,逐渐形成“盈亏平和”的医学认知,认为疾病的本质是人体内外环境失衡,癌症则是“毒、瘀、痰、浊”等病理产物长期堆积的结果。这种对生命“生态平衡”的深刻理解,为瑶医减法生态医学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
报告深入阐释了瑶医减法治癌的核心理论——“半通为病,不通为癌”。覃迅云院士解释道,人体如同精密的生态系统,各器官组织通过窍道管腺相互连通、协同运转。现代社会中,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人体“产能过剩”,毒素代谢不畅,进而引发窍道堵塞、管腺不通,从而可能诱发癌症。因此,瑶医治癌跳出“对抗式”思维,转而以“减法”为核心,通过疏通窍道、排除毒素,帮助身体回归自然平衡。
这一理论与世界卫生组织将癌症定为慢性病的认知相契合。覃迅云院士强调:“癌症不应是死亡的代名词,治疗应从打开心结开始。瑶医不只是治疗疾病本身,更关注患者身、心、灵的整体平衡。”

基于“减法生态医学模式”,瑶医构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综合诊疗体系。“五大处方”作为体系核心,实现了对患者的全方位干预。文化处方从精神层面破局,通过健康科普与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卸下心理包袱,树立抗癌信心,践行“医之道在安其心”的理念;医药处方依托瑶医特色诊断技术,通过目诊辨病,再以天然瑶药与“十大组合拳”治疗体系量身定制方案,实现“辨证施治”;运动处方融合德坤瑶医健身功法、五禽戏等传统养生术,帮助患者重塑健康生活方式,建立身体自运行体系;五音疗疾以音调理五脏,通过旋律疏导情绪、唤醒心灵,实现精神层面的康复;食疗处方则根据患者体质与病情定制饮食方案,以食养辅助治疗,筑牢健康根基。这套“身、心、灵协同平衡”的治疗模式,打破了单一医疗手段的局限。

报告结尾,覃迅云院士呼吁加强民族医药与现代医学的交流融合,推动瑶医减法治癌理论与技术的推广应用。他表示:瑶医的生态智慧不仅适用于癌症防治,更契合‘治未病’的大健康理念。

此次大会上,覃迅云院士的报告为肿瘤防治领域注入了新的思路与活力。众多专家学者表示,瑶医减法生态医学模式为癌症治疗提供了全新视角,期待未来能与北京瑶医医院深化交流,共同推动民族医药在肿瘤防治领域的发展,为患者带来更多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