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北京瑶医医院院长覃迅云教授每周二全天,周四、周六上午坐诊,每次限号,请提前致电4006018999详细查询号位情况以及预约
人到中年,进入多事之秋。 工作、事业、家庭的负担很重,健康经常会出现透支状态。 在36岁之前,人们癌症发病率都处于较低的水平。但在40岁以后,癌症的发病率就开始快速升高,50岁以上人群发病更是占到全部发病的80%以上!不过60岁以后,癌症的发病率开始降下来,约1%的样子。80岁以后,癌症发病率又再一次达到高峰! ...[详细]
相信很多人都曾有这样的经历: 还是青葱少年时,正在教室里上课,突然间有个同学晕倒了。班里一阵惊呼,大家急忙把他送到医务室,结果发现是低血糖。医生嘱咐说喝点糖水或吃点巧克力,休息一会儿很快就好了。 这大概是大多数人对低血糖最初的印象了。长大后,发现低血糖这事在生活中也挺常见的,早高峰上班挤地铁时,不时会遇到有人因...[详细]
不少病人胃镜检查时发现胃息肉,在网上搜索后,紧张、害怕、整天惶惶不安!那么,胃息肉这种病危害究竟大不大?胃息肉会恶变成胃肿瘤吗?今天就有请中国瑶医主任医师、北京瑶医医院肿瘤防治专家覃迅云教授详细科普一下: 什么是胃息肉? 胃息肉是指胃黏膜凸出于胃腔而形成的局限性隆起性病变。 胃息肉可单发,也可有多枚、甚...[详细]
随着现在人们对身体健康的重视以及影像学手段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在体检的时候都会选择用CT替代传统的胸片,这样不仅能更好的掌握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一旦出现问题,也能尽早的发现并解决。与之相对的是,磨玻璃结节这个名词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同时由于它恶变的概率较大,也越发的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什么是磨玻...[详细]
每个人都会对癌症存在或多或少的恐惧感,尤其是家里有患过癌症的家庭,一人患病、全家忧虑,患者的家属较普通家庭患癌的几率高出很多。很多人不知道,癌症并不传染,这和他们拥有共同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防癌知识等方面,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 假如家人中不幸患有以下这些癌,你可要多当心,及早筛查、做好预防 1、肠癌,最...[详细]
有一种近年来有明显上升趋势的癌症,虽然致死率不高,但能量不小,给患者尤其女性带来痛苦,它就是甲状腺癌。 相关数据显示,女性患甲状腺癌的概率是男性的三倍,这是为何呢?在女性当中又有哪些人患病概率更高呢?想要阻止这种伤害又该如何来预防甲状腺癌呢? 一线城市工作压力大节奏快,甲状腺癌上升 以深圳为例,深圳市每...[详细]
在医院工作多年的我,见过不少被“死亡宣判”,却奇迹般走过5年、10年的例子。但更多的是人间悲剧: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不久以后肝脏、肺部、骨甚至脑,都出现了转移灶,肿瘤进展至晚期。 本以为治愈仅是一步之遥,没曾想,一不留神就掉下万丈深渊。此类悲剧,不胜枚举。 所以常有病友将各种身...[详细]
在很多人的惯性思维中,很多癌症的发病率都与年龄相关,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但近年来也有研究显示癌症正在年轻化。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显示,从 2000 年到 2013 年的 14 年间,20 - 39 岁年龄组的肿瘤发病率增长了近 80%,以 2013 年的人口统计计算,这一年,新增了 30 万年轻癌症患者。 ...[详细]
截止2020年1月22日24时,国家卫健委收到国内25个省(区、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571例,其中重症95例,死亡17例(均来自湖北省)。13个省(区、市)累计报告疑似病例393例。 多个地区陆续通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大家都对此高度关注,很多不正确的说法或预防措施开始在网上混淆...[详细]
春节将至,大家都欢欢喜喜地踏上了回家的路途,然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不断升级,给春运也似乎蒙上了一层阴影。 癌症患者由于肿瘤消耗或者进食少,导致免疫力低下,再加上放化疗使机体免疫系统进一步遭受破坏,极易发生感染。 因此,癌症患者更要加强防护,避免感染。 那么该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呢?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