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我院王可心主任开展了一场主题为《体重超标背后的隐患 了解肥胖并发症》的健康知识讲座,微博平台(账号:瑶医医院)同步进行直播。您可至微博观看直播回放或阅读本篇文字版总结。
代谢综合征是心血管病的多种代谢危险因素,在个体内集结的状态,是一组以中心性肥胖为核心,同时合并糖耐量异常、高血压、血脂异常等代谢紊乱的临床症候群。
瑶医认为,代谢综合征的病因为:“风、湿、毒”等外邪侵袭,叠加“谷 道、水道、气道”不通,导致体内“盈亏失衡”,脏腑“精 气耗损”,最终引发糖、脂、水等代谢失常。
①核心驱动因素: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是帮助身体细胞吸收血液中葡萄糖的激素,当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即胰岛素抵抗)时,胰腺需分泌更多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形成“高胰岛素血症”,长期高胰岛素血症会进一步加重脂肪堆积、血压升高、血脂异常,形成恶性循环。
②遗传因素(先天基础)
若家族中有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高血压或高血脂患者,个体患病风险会显著升高,提示遗传基因可能影响身体代谢调节能力(如胰岛素敏感性、脂肪分布等)。但遗传并非决定性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因素通常是“触发”疾病的关键。
③环境与生活方式因素(主要诱因)
不良饮食习惯:长期高糖、高脂、高精制碳水化合物(如油炸食品、甜点、大量的主食)摄入, 膳食纤维不足,易导致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缺乏运动:久坐、运动量过少,会降低肌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能量消耗,促进脂肪堆积(尤其是腹部脂肪);
其他因素:长期熬夜、精神压力过大、过量饮酒等,也可能通过影响激素水平(如皮质醇升 高),间接干扰代谢调节。
④相关疾病与药物影响(次要因素)
部分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慢性肝病、能破坏代谢平衡,增加患病 风险。 ·已患病者 生活方式干预: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低糖、低脂、高纤维饮食;每周≥150 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戒烟限酒;减重5%--10%的体重。 药物治疗 ·高危人群 监测血压、血糖、血脂及腰围,及早发现异常;规律作息,避免久坐;减少高油、高盐、高糖食物,多吃 蔬菜、全谷物;肥胖、有家族史、久坐人群,需更早启动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饮食结构干预。 代谢综合征患者动脉粥样硬化速度更快,易引发冠 心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中风)、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发生心肌梗死或中风 的概率是普通人的 2-3 倍。 诱发 2 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是代谢综合征的核心机制,会导致身体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血糖调节能力失衡,约 50%的代谢综合征患者在 10 年内会发展为 2 型糖尿病。 损伤内脏器官:长期高血糖、高血脂、腹型肥胖会损害肝脏(引发非酒精性脂肪肝,严重可 发展为肝硬化)、肾脏(导致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最终可能进展为肾衰竭)、胰腺 (加重胰岛β细胞损伤,形成“血糖升高-胰岛损伤”恶性循环)。 增加其他并发症风险:还可能引发高尿酸血症(诱发痛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腹型肥 胖导致气道受压,夜间缺氧进一步加重代谢紊乱)、某些癌症(如结直肠癌、乳腺癌)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