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昼短夜长,本是休养生息的季节,冬季熬夜的危害远不止影响第二天的状态,低温环境与睡眠不足的叠加,会让身体的多个系统面临 “双重打击”,尤其在甲流、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季节,熬夜带来的免疫力下降更易让健康 “亮红灯”。

冬季本就是流感、新冠、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高发期,而睡眠是免疫系统修复和再生的关键时段。正常情况下,人体在夜间深度睡眠时,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会大量增殖,增强对病毒、细菌的抵抗力。
冬季低温本就会让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而熬夜会让身体处于持续的应激状态,肾上腺素、皮质醇等激素大量分泌,进一步加剧血管收缩,导致血压波动过大。
睡眠不足会直接影响体内调节食欲的两种关键激素:抑制食欲的瘦素分泌减少,促进食欲的饥饿素分泌增多,让你更容易感到饥饿,且对高热量、高碳水食物(如火锅、烧烤、甜品)的渴望大幅增加。
熬夜会降低身体的基础代谢率,冬季本身活动量就相对减少,代谢变慢后,热量消耗会进一步减少,多余的能量会以脂肪的形式囤积在腹部、臀部等部位。
冬季的核心养生原则就是 “早睡晚起,必待日光”。充足的睡眠不仅能让身体修复损伤,还能储存能量,为来年的健康打下基础。建议冬季每晚 11 点前入睡,保证 7-8 小时的睡眠,让身体在夜间充分 “充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