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常把腰椎痛和膝盖痛当成“两回事”,以为腰椎不舒服贴贴膏药、膝盖疼了歇一歇就好,却没意识到二者可能藏着紧密关联,更忽视了湿气、血稠等问题对关节健康的“隐形伤害”。
腰椎“出问题”,膝盖为何会“喊痛”?
不少人疑惑:“我明明是腰不舒服,怎么膝盖也跟着疼?”其实,这是腰椎问题引发的“连锁反应”。
腰椎是人体脊柱的重要“支撑枢纽”,当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退变或腰椎关节错位时,会挤压到支配下肢的神经。从腰椎延伸到臀部、大腿、膝盖,一旦被压迫,就会出现异常,不仅会让腰部产生酸痛、僵硬感,还会引发膝关节的放射性疼痛、无力,甚至影响正常走路——比如上下楼梯时膝盖发软、蹲起时膝盖“咯吱响”,这些都可能是腰椎问题在膝盖上的“预警”。
除了腰椎问题,很多人还被“湿气重、血稠、血脂高”困扰,体内湿气过重时,湿气会渗透到关节缝隙中,再加上风寒入侵,就容易引发风湿性关节不适——比如膝盖、手腕等部位发凉、酸胀,阴雨天或受凉后疼痛加重,活动时还可能感觉关节“发紧”。
血脂偏高、血液黏稠度增加时,血液循环会变慢,就像“水流变缓”,无法及时为四肢关节输送充足的氧气和营养。久而久之,会出现“形寒肢冷”的情况。
覃迅云院士强调,这些问题若长期不调理,风险会逐步升级:湿邪、寒邪长期滞留经络,气血运行持续受阻,会导致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滑膜反复受损,进而可能引发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不仅会让关节出现持续性疼痛、肿胀,还会破坏关节软骨和骨质,随着病情进展,关节会逐渐变形——比如手指关节变粗、膝盖内翻或外翻,严重时会丧失正常活动能力,极大影响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