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气温逐渐下降,早晚温差大,空气也变得干燥起来。这时候,感冒就很容易“找上门”,该如何科学防治呢?
秋季如何预防感冒?
注意保暖: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尤其要注意颈部、腹部和脚部的保暖,避免受凉。早晚出门可以带上薄外套,防止冷风侵袭。
保持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让新鲜空气进入室内,减少室内病毒和细菌的滋生。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冲洗,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等部位。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
增强免疫力: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尽量睡够7-8小时;合理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和蔬菜,如橙子、猕猴桃、菠菜等;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提高身体抵抗力。
避免接触感冒患者: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商场、电影院等。如果身边有感冒患者,要注意保持距离,避免密切接触。
感冒后身体需要更多的能量来对抗病毒,所以要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劳累。感冒后需要多喝水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排出病毒和毒素,缓解咽痛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