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一到,高温炙烤模式开启,很多习以为常的“避暑方法”,其实正在给健康埋下隐患。
冰饮会刺激胃肠道血管收缩,引发胃痛、腹泻,体质弱的人还可能诱发急性肠胃炎;空调温度调太低(比如低于24℃),室内外温差过大,一冷一热容易感冒,关节也会因受凉出现酸痛。 建议:空调温度设为26-28℃,吹空调时盖好肚子和膝盖;冰饮别直接喝,先放在室温下5分钟,每次喝不超过200ml。 大量出汗会导致身体脱水,出现头晕、心慌、乏力,严重时可能引发热射病;过度运动还会让心脏负担加重,尤其是本身有基础疾病的人,容易诱发不适。 建议:选择早晚气温较低时运动,每次30-40分钟即可;运动中每隔15分钟喝100-200ml温水或淡盐水;避免穿紧身不透气的衣服。 长时间待在空调房,空气干燥,身体通过呼吸会悄悄流失水分;吃太多辛辣、重盐食物,会让身体渗透压升高,加重缺水。 建议:每天至少喝1500-2000ml水(约7-8杯),老人和小孩可以少量多次喝;饮食清淡些,少碰麻辣火锅、腌制品,减少身体“额外消耗”。 盛夏酷暑蒸灼,人易感到困倦烦躁和闷热不安,夏天在五行中属火,对应的五脏是心,心在五行中也属火,夏天情绪过于激动可能会导致心火内生、中风,心梗猝死。 建议:重视精神的调养,保持平和心态。可以通过静坐、呼吸等方式调节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