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病的发病率占育龄妇女的40%左右,而占全部乳房病的75%左右,是最常见的乳房疾病。随着近些年乳腺病患病率的逐年攀升,发病年龄段不断向两端扩展。发病年龄为青春期到绝经期的任何年龄,但以25—50岁多见,以35—45岁为发病高峰。早初潮(来月经早)、低胎产状况、大龄初孕和绝经迟的妇女为本病的高发人群。乳腺增生病的特点是:一侧或两侧乳房出现单个或多个肿块,多数伴有周期性乳房疼痛,且多与情绪及月经周期有明显关系。
随着目前个人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定期体检的重视,“乳腺增生”在乳腺体检报告中是高频词汇,“乳腺结节”也逐渐成为体检报告中出镜率较高的一员。经过乳腺专科医生的指导,大部分患者能够对于乳腺增生、乳腺结节有着比较正确的认识和积极面对的心态,然而有一部分患者因为过度焦虑而惴惴不安伴随乳房疼痛不适,更有一部分患者不痛不痒,认为“乳腺增生结节”不需要特殊处理之后就不管不顾了,数年不做随访复查。
(图片来源网络)
通常来说,年轻的、疼痛症状不厉害的、肿块不明显的可以不需要药物干预,调畅情志,合理饮食,半年到一年复查一次即可。如果乳痛严重,肿块较硬的,在除外乳腺癌后建议按疗程给予治疗。如果乳腺结节大小、形态、血流等短期内有很大变化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及时治疗,不能听之任之。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和科普宣传的深入,很多女性朋友越来越重视乳腺的定期检查和保养。那么,乳腺的影像学检查都有哪些呢?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
乳腺的检查主要包括三种:第一种是X线,也就是乳腺钼靶,第二个是乳腺的超声,第三个就是乳腺的核磁。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乳腺的结构特点。人体的组织结构可用四种主要物质来表示,即气体、脂肪、肌肉和骨。气体密度最低,骨密度最高,脂肪和肌肉介于之间,我们将脂肪、肌肉和皮肤等都称为软组织。
乳腺的大体解剖包括乳头、乳晕、皮肤、脂肪、乳腺叶、输乳管及乳房悬韧带等,全部为软组织结构,彼此间密度十分近似,缺乏天然对比。为增加其对X线的吸收差异,获得良好对比度的乳腺结构影像,必须选择软X线摄影技术。
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就是利用了X线管阳极靶面(钼制成)可产生软X射线的原理,其机架结构按乳腺生理特征设计。它的特点是可以检测出医生触摸不到的乳腺肿块,特别是对于大乳房和脂肪型乳房,能够早期发现乳腺癌的病变。对于以少许微小钙化为唯一表现的期乳腺癌(临床门诊阴性),也只有凭借软X线检查才能被早期发现和诊断。但对于乳房小、乳腺组织致密者,不如乳腺超声,且钼靶检查有辐射性,所以建议一年不超过两次。
第二是乳腺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技术是利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将超声波发射到体内,并在组织中传播。当组织之间声阻抗有一定差异(只需1%)时,所构成的界面就会对其产生反射和散射形成回波信号,对回波信号处理后显示为曲线(M超)、图像(B超)等。
需要指出的是,超声检查是没有辐射的,操作起来方便,价格也便宜,可多次反复进行检查,方便经济。它能够分辨细小囊性占位以及实性肿块,通过监测血流,对病灶性质做出预判,但对于5mm以下的实性结节容易遗漏,且难以预测无明显特征性表现的肿块性质。
乳腺检查是发现早期乳腺癌的主要手段。国家乳腺癌筛查的年龄为35岁到64岁,通过筛查这一高发年龄段发现早期乳腺癌可以提高保乳率,降低死亡率,建议高危人群的女性朋友,如有不适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