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从最初的只能打电话进步到现在的办公、购物、支付、视频一体化,可以说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尽管跨越大洲大洋都能视频通话,简直too convenient。随着手机的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已然离不开它。

要问现代社会,什么和你最亲密,形影不离?稍微想想,就知道是手机!
陪吃、陪喝、陪工作、还陪睡,孩子、老公都有不在身边的时候,只有手机和你寸步不离。 手机成了时下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必需品, 一旦离开手机一整天心里都会空落落的,缺少安全感。
每天晚上睡觉,你的手机放在哪里?
床头 ?枕头底下?手里?
手机距离你脑袋有多远?大概,也许.......好吧,就挨着脑袋。
每天如此长时间近距离的接触,你有想过手机带给你的危害吗?
·长时间看手机对眼睛不好,可能会早早出现白内障症状;
·低头看手机会让你的颈椎改变曲度,患上颈椎病;
·手机辐射对皮肤不好;
……
相信大家对于手机的这些危害,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但似乎并没起到震慑作用。
若今天小编要告诉你件更可怕的事情:手机“陪睡”或是恶性脑肿瘤的危险因素!
新闻事件回顾
据《济宁晚报》报道,65岁的庄女士特别爱玩手机,今年春节前,庄女士感到头晕、恶心、手发麻,血压一度到高压180、低压110,甚至动一动就要晕倒。去医院做了全面检查后得知,庄女士这些症状与平日经常看手机有很大关系。
庄女士这病症还算轻的了,据《科技日报》报道,意大利一脑瘤患者在“患肿瘤因频繁使用手机导致的工伤事故”一案中获胜,该患者虽然获得了工伤赔偿,但听神经已经被切除了,再也无法听到任何声音。
手机的使用与脑肿瘤密切相关
国际上有多家机构开展了手机使用与脑肿瘤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
1、国际肿瘤研究署的INTERPHONE项目:
研究发现,最高级别的重度手机使用者(30分钟/天,持续10年)患脑胶质瘤的风险增加。
2、Hardell研究小组的研究项目:
该研究主要针对不同年龄组(20~80岁)的病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发现,脑肿瘤与手机使用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关系,20~29岁人群相对危险度最大。
3、美国某研究所证明:
美国一项研究证实长时间的手机辐射会增加脑肿瘤风险。并且之前有过一位女性脑肿瘤病例,说每天使用手机时间超过4个小时,结果常接电话的右侧脑子长了好几个肿瘤。
脑胶质瘤作为最常见的恶性脑肿瘤,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的45%左右,具有发病率高、侵袭性强、极易复发以及死亡率高的特点。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按死亡率顺序排位,恶性胶质瘤是34岁以下肿瘤患者的第2位死因,是35~54岁患者的第3位死因。而胶质母细胞瘤(GBM)占所有胶质瘤一半以上,且具侵袭性,患者临床预后极差。
脑胶质瘤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恶性肿瘤,脑胶质瘤早期的临床症状并不十分典型,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种情况:
1、头痛
肿瘤生长在大脑内,形成了局部占位效应,引起颅内压力增高,患者会出现头痛,严重者会出现头痛、呕吐、视物模糊。
脑肿瘤头疼与一般的头疼是不一样的,脑瘤头疼一般是在早晨起床的时候就开始疼痛, 而且疼痛没有办法得到减缓。其次,出现肢体偏瘫、性格改变或者视力下降、单侧耳鸣、认知障碍等等,出现这些症状要及时就医就诊。
2、神经功能障碍
肿瘤压迫临近的脑组织,造成局部神经功能障碍,比如压迫脑运动功能区,会造成肢体乏力,甚至偏瘫;压迫语言功能区,会造成言语不流利,甚至失语;压迫情感功能区,会导致情绪淡漠和记忆力下降。
3、癫痫
脑肿瘤的存在还会导致大脑电生理功能的异常,引起大脑局部异常放电,患者可能出现癫痫发作,也就是人们俗称的“羊癫疯”。癫痫发作的形式多样,最为常见的是短暂意识丧失、肢体抽搐、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
瑶医把脑肿瘤称之为“脑积”,属瑶医的头疽、头痛、厥逆等范畴,瑶医认为其主要病因是热毒上扰,痰浊内阻,嗜酒肥甘,气机不畅,情志所伤,肝阳独亢,风阳互动,气血上逆,久瘀积结为瘤。中国瑶医肿瘤专家、北京瑶医医院院长覃迅云教授借鉴祖辈行医350余年之经验,根据现代疾病的发病特点创造性提出了瑶医“减法生态医学模式”。瑶医特殊外治法不仅能突破血脑屏障使药物发挥药效,还通过口服瑶药,改变身体内环境,针对病因、病机上系统解决脑肿瘤问题。
最后小编提醒大家,恶性疾病一旦发生,后悔也都无济于事。为了身体的康健,要控制使用手机时间,日常可在固定时间内统一“批奏折”,晚上睡觉一定记得把手机放远一些,多远?如果你不怕麻烦,放到客厅就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