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现在逐渐年轻化
脑卒中作为一种突发性脑部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程度因血栓部位及大小不同而有差别,一般多见于45~70岁中老年人,20~30岁也不在少数。该病发病急,发展变化快,随时有可能危及生命,被认为与冠心病、恶性肿瘤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因而,要充分认识脑卒中对人体的危害,积极行动起来,保护好我们的心脑血管。
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原因
脑卒中分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主要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急性疾病,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缺血性脑卒中又称脑梗,目前发病率较高,约占脑卒中的80%。一般来说,糖尿病、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吸烟与饮酒、生活不规律、长期压力大等危险因素极有可能导致脑卒中。
中国脑卒中发病率排名世界第一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脑卒中发病率排名世界第一, 比美国高出一倍。近二十年监测结果显示, 脑卒中年死亡人数逾 200万,年增长速率达 8.7%。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人的卒中风险也十分突出。在脑卒中的两大类别中,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6倍,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
脑卒中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因其发病急,病死率高,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脑卒中的死亡率也有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由于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目前认为预防是最好的措施,因此,加强对全民普及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先兆症状的教育,才会真正获得有效的防治效果。
预防脑卒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控制血压 血压越高,发生脑卒中的几率就越大,特别是有家族遗传性高血压史的,要定期检测血压,不要以为年轻,血压高点就没事。
2.控制血糖 糖尿病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可以将脑卒中的风险增加1倍以上,调查发现大约20%的糖尿病患者最终死于脑卒中。有高血糖迹象的人们一定要控制饮食,加强锻炼,合理控制血糖!
3. 控制血脂 适量摄入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定期检测血脂浓度,控制好血脂!
4. 积极治疗心脏病 心房颤动(房颤)可以增加脑卒中风险的4~5倍。房颤患者一定要根据谨遵医嘱接受治疗。
5. 戒烟酒,饮食控制 无论是吸烟还是饮酒,都会引起血管状态的应激改变,诱发心跳加快和血压上升,加重动脉硬化,这些都是脑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老年人饮食要注意低脂、低盐、低糖,少吃动物内脏,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配适量瘦肉、鱼、蛋品。
6.适当的运动 不爱运动的人,占全部危险因素的28.5%以上。很多人认为“不运动”不是病,其实,“不运动很危险,”大多数西方人喜好运动,天天锻炼,所以他们脑卒中控制得不错。合理的运动训练,如肌力训练、平衡/协调训练、步行训练、功能性活动训练等,能有效改善中风患者平衡性、灵活性及肌力。
7.早发现早治疗 一旦发现头晕、肢体麻木、吐字不清、肢体无力或无法活动等症状要立刻马上赶紧去医院。脑卒中发生的3小时内是治疗的黄金期,越早治疗预后越好。
脑卒中或许一直潜伏在我们身边悄悄窥视。很多年轻人仗着自己年轻,肆无忌惮地熬夜上网、大鱼大肉、抽烟喝酒,这也是脑卒中人群越来越年轻化的原因。所以,预防脑卒中,每一个人都要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