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素有“人之百病莫大于中风”的说法,可见中风危害之大。中风也被称为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等特点。然而,很多人对脑卒中一知半解,有些年轻人甚至觉得脑卒中是“中老年病”。

脑卒中越来越年轻化
1998年,约有13%的脑卒中患者在45岁以下。而20年来这个比例增长到了约19%。事实上,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能患脑卒中,只是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大而增长。
卒中猛于虎
据统计,脑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脑卒中死亡人数占全球29.4%,也是中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我国脑卒中患病率为1114.8/10万,每年新发病例320万人,年死亡率60-120/10万,残障率高达75%。
如何识别急性缺血性卒中?
急性缺血性卒中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双眼一侧凝视,一侧面瘫/口角歪斜,言语含糊/口吃不清,一侧肢体无力/偏瘫,严重的患者有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有时患者存在眩晕伴呕吐。
导致中青年中风的危险因素
对于中青年,排名前三的危险因素是吸烟,血脂异常和高血压。另外,熬夜及高钠饮食也是我国中青年中风的危险因素。
我国作为烟草大国,烟民人数超过3亿,占世界吸烟者总数的近三分之一。其中20-34岁吸烟者占52.7%。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刺激血管运动中枢,并刺激肾上腺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从而导致心率加快,末端血管收缩,血压上升。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10%的心血管疾病是由吸烟引起的。
不良生活方式是导致原发性高血脂的原因之一
例如高热量,高脂和高糖、高盐的饮食及过度饮酒。血脂异常的主要危害是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而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动脉变细并失去弹性,增加形成血栓的风险。
熬夜也是导致卒中重要因素之一
熬夜让人体处于一种应激状态,因此会分泌更多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导致心率加快,末端血管收缩,血压上升。熬夜也会使血糖上升。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长期熬夜导致高水平的血糖会让动脉内皮细胞受损,脂质更易沉积在血管内皮,进而导致血管狭窄。正是由于这些危险因素带来的心血管疾病,增加了血管阻塞,脑出血及颅内出血的可能性,近而增加了中青年脑卒中的风险。
发生中风时,一定要第一时间送医救治
中风本身风险就很高,又是和时间赛跑,最佳的溶栓时间是3小时之内。所以,时间越早,风险越小,效果越好!
不要忽略中风前兆
一种短暂性的脑缺血发作,俗称小中风,是许多患者脑中风的征兆。但症状出现时间很短暂,且能够马上恢复正常,容易忽略。其实,小中风的发作是在提醒患者,身体可能已经存在一定的病理基础。
发生了脑卒中如何进行急救?
一旦发现脑中风的迹象,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因为脑血流每中断一分钟,就大概有190万个脑神经元细胞死亡!平时家中有高危成员时,家属一定要对附近医院了解清楚,发生脑卒中时要送往具备溶栓等救治能力的医院,到了医院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中风不是小病,一定要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