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怎么和胃肿瘤扯上关系的?
幽门螺杆菌其实是一种喜欢强酸环境的细菌,它非常特殊,在自然界中很少存在,最适合它生存的就是哺乳动物的胃。正因如此,幽门螺杆菌也是唯一能在胃里生存的微生物。从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到胃肿瘤,还有很长的过程,离恶变还有五个步骤的距离,不过如果放任它不管,这个进程是不可逆的。
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者往往都有胃炎,而国际学术界公认胃炎恶变过程为: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恶变。
“我们的近邻日本,在2014年出版的《京都胃炎分类》中记录,14岁到20岁的年轻人,在消除了幽门螺杆菌感染之后,出现胃炎、胃溃疡、胃肿瘤的数据都有明显降低。
幽门螺杆菌不等于胃肿瘤
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群中真正能患上胃肿瘤的也就1.8%左右。在胃里,幽门螺杆菌并不安分,除了在胃黏膜深深“扎根”,还会大肆繁衍、扩张地盘,极尽所能地搞破坏。在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幽门螺杆菌的检出率分别达70%及95%以上,是导致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之一,也是治疗后复发的主要原因。幽门螺杆菌还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Ⅰ类致肿瘤物,是胃肿瘤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危险因素。
幽门螺杆菌带来以下危害
口臭:幽门螺杆菌在牙菌斑中生存,口腔发生感染后,会引起口臭,这是典型特征之一;
加重胃肠疾病:如果有胃肠疾病,感染以后,毒素会损伤胃粘膜,加重胃炎、胃溃疡等疾病,患者常会出现餐后嗳气、恶心、腹胀、腹部不适等症;
恶变: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导致胃肿瘤,比例大约为1.8%。
四联用药,幽门螺杆菌的终极杀手
目前,最常用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为四联用药,早期的三联用药方案基本不用了,因为治疗效果不够理想,容易复发,四联用药是在三联用药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种抗生素,因此,其根治率比三联用药要高,其副作用也更高。
四联用药具体是指: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20mg每次,每日2次,餐前半小时服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每次2粒(500mg),每日3次;或克拉霉素,每次2粒(500mg),每日2次,用来杀灭幽门螺旋杆菌,餐后半个小时服用;杀灭厌氧菌的抗生素:替硝唑,每次2粒(400mg),每日2次,作用也是杀灭幽门螺旋杆菌,餐后半个小时服用;铋剂:胶体果胶铋或枸橼酸铋。不同的医师开出的药物有所不同,有些药物可相互替代,但大体如此。
四联用药的根治率可达70%以上,效果还是很不错的。4周以后进行复检,仍采用C14呼气法,如果检测结果为阴性,即表示已经治愈。如果结果为阳性,需再去看医生,寻求根治的方法。前述四联用药如果延长用药时间,能提高根治率。
日常生活,怎样预防反复感染?
1、饭前便后洗手:洗手应着重清理手心、手背和指尖缝隙,不要给幽门螺杆菌机会。
2、食物要经过高温:幽门螺杆菌有个弱点,就是不耐热,水要烧开才能喝,肉要做熟才能吃,牛奶要消毒才能饮用。
3、少刺激胃:少吃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不吸烟,不喝酒饮食,营养均衡,细嚼慢咽。
4、建议分餐:家里有感染患者应选择使用公筷,直至其完全治愈。
5、禁止口对口喂食:一定要避免给孩子口对口喂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