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周围许多人逐渐变成了拥有社交网络依赖的人群,这一情况与性别无关、与年龄无关、与身份无关,且正在变得越来越常见,甚至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可能也慢慢地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只是你自己没有注意到而已。
现在仔细回想,你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是不是看手机?是不是会一个个地打开微信、豆瓣、微博,全部刷一遍确认没有漏掉什么重要的信息,才能心安理得地去洗漱,开始新的一天。
网络越来越发达,整个世界似乎随着网络时代的进步而变得越来越小。开放、多元的网络社交,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有人开始感叹:“网友越来越多,朋友越来越少”,但这不是沉浸网络带给我们唯一的负面影响。
手机在方便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给身体带来了很多危害。
1、颈椎痛 你有头痛?背痛的感觉吗?如果有,就停止看你的手机试试。
根据脊柱外科医生的说法,当你弯下脖子俯视手机时,会给脖子增加压力,那感觉就像是给你的脖子上挂了个军用水壶。除了颈部疼痛之外,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还会引起头痛,背部和肩部疼痛,以及早发性关节炎。想要尽量避免这种影响,就在用手机的时候注意自己的姿势,挺直了身板。
2、移动设备是“杀精凶手”? 国外医学机构发现,手机可能会降低男性的精子数量。他们研究了电磁波的影响以及手机使用与男性不育的关系,结果发现两者之间居然存在直接联系。精子数量,活力的水平与你暴露在手机上时间多少有关。
3、它可能会削弱免疫系统 这听起来有点难以置信?但这主要是因为,手机上覆盖的细菌比公共厕所里面的还要多。不仅细菌是个问题,有的科学家也担心手机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可能导致肿瘤,甚至改变你的DNA。
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的27位科学家已经把手机归类为与杀虫剂,汽油尾气,燃煤和化学品相同的致癌类别。
4、反社会行为 有研究表明,不断使用手机可能会导致反社会行为。当人们使用手机的时候,与现实人的互动也就变少了,亲社会倾向也随之减少。
调查显示,有18%的人会为了逃避和周围人说话而假装自己在接电话,刷朋友圈。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面对面交流的方式,手机进一步拉大了人与人的距离。
5、扰乱听力 一项研究发现, 每天接电话,或者在iPad刷剧超过一小时,而且持续了3年以上的,都有不同程度听力受损的问题。症状包括耳鸣、耳炎以及声源分辨困难等等。
6、影响视力 我们都知道盯着太阳不好,但事实证明,在太阳光下不断盯着手机屏幕,更不好。长期使用的症状包括头痛、干燥、眼花、眼红、眼疲劳等。所以需要长时间在室外使用智能移动设备,建议带副墨镜。
7、它会增加压力,甚至导致抑郁 肯特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手机用户频率较高的手机用户往往更加焦虑,不快乐。另外,如果你总是盯着屏幕,那么很可能会出现抑郁或失眠症。你使用智能手机次数越多,特别是晚上到凌晨这段时间,会给你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的造成很大的压力。
网络带给现实生活的“副作用”不仅仅局限于上述的几种情况,它会慢慢吞噬我们的身心和生活,因此使用网络必须把握一个度,网络依赖更多需要通过自身的克制力来解决,不妨先从以下几方面尝试:
1、建立新的社交圈 放下手机,去发掘除了网络以外的新爱好,培养新兴趣,并以此认识新朋友,脱离旧圈子,走入更有益的社交圈,在和朋友面对面的交流中,我们会学到更多的东西,也更容易摆脱网络的束缚。
2、动起来 体育运动能够调节负面情绪、很好地缓解压力、转移注意力,摆脱“心瘾”。所以,大家要学会适当地走出虚拟世界,用健康的体育锻炼放松身心,不要做“宅男宅女”。
3、找一个监督者 如果觉得仅凭自制力无法挣脱网络的诱惑,不妨让家人或朋友来监督自己。可以告诉他们你每天的规划,比如只用几小时的社交软件,当超出约定好的时间后,他们可以适时的提醒你,帮助你克服网络依赖。
4、向专业人士求助 如果发现自己对网络的依赖已经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且带来过多消极情绪,引发其他心理问题,应及时向心理咨询师求助。
放得下,才能拿得起。手机确实必不可少,但我们理应把握好度,切勿过分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