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血管就像水管一样,用久了就会有水垢,使水管内变得肮脏,导致水管堵住,同理,血管也是如此,时间一长,血液中的垃圾越来越多,比如胆固醇、甘油三酯等,长期积累成血块,形成血栓,就会堵住血管。
40岁后,要格外注意保护血管
近年来,血管疾病高发,尤其是40岁后,心脑血管疾病夺走了许多人生命。40岁后,身体各项机能开始加速衰退,多年的不良习惯,也会逐渐“爆发”,导致血管被“堵塞”,老化“变硬”,血管“越硬”越要命。
所以,40岁后,需要格外注意保护血管健康。
血管堵塞阶段
血管堵塞,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堵塞30%,属初期,无症状堵塞;
第二阶段:堵塞达50%,属中期,身体也无症状;
第三阶段:堵塞达70%,属晚期,一些不适症状就会显现出来。
40岁之后,如果身体的血管堵塞,会有什么后果?
如果堵塞在脑血管,有可能会突发脑梗,有偏瘫、失语、昏迷,甚至猝死的危险;
如果堵塞在冠状动脉,有可能会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可能导致心跳骤停;
如果堵塞在动脉血管,有可能会导致下肢间歇性跛行、疼痛,甚至因坏疽而截肢;
如果堵塞在小肠、肾脏等部位,有可能会引发肠坏死、肾栓塞等。
40岁后,睡觉出现这4种情况,很可能是血管堵了:
1、睡觉被憋醒
心脏是血液流动的加压泵,正是因为心脏的不停跳动,才为血液流通全身供给了动力,使得身体其他组织器官能够得到氧气和营养的供应,而当给心脏运输养分的冠状动脉血管堵了,就会导致心脏的心肌细胞因为缺血缺氧受到损伤甚至坏死,心脏的功能也会受到损伤。
特别是晚上睡觉的时候,血液循环速度变慢,这个时候血管更容易出现堵塞,当睡觉的时候,常常感觉胸闷气短、胸痛,甚至睡觉的时候被憋醒,呼吸急促,这很有可能是血管堵了。如果出现呼吸伴随刺痛,甚至越来越痛,还要警惕是不是肺血管出现栓塞,要尽快拨打120,不然会有生命危险。
2、打鼾
许多人晚上睡觉时会打呼噜,可能还会伴随短暂时间的呼吸暂停,医学上称之为呼吸暂停综合征。这种疾病多是因为脑血管堵塞,大脑缺血缺氧,引起呼吸暂停。建议睡觉打呼噜的人群去医院进行体检,排除心血管病。
3、腿脚发麻、抽筋
从人体解剖结构上来说,我们的双脚是距离心脏最远的位置,所以,当人体的某一处血管发生堵塞时,脚部是最先感知的。如果发生血管堵塞,血液无法供应到脚部,脚部得不到血液濡养,就会脚部发麻的情况。
睡觉的时候,血流缓慢,腿脚抽筋会更加明显,还可能是加重,严重的话还会影响到睡眠,所以有时候腿脚抽筋不一定是缺钙,还可能是血管堵了。

4、头痛
当自身的脑部血管、颈部血管堵塞时,就会引起持续性头痛,造成失眠,难以入睡的症状。这种头痛,可以用“头疼欲裂”来形容,尤其是,晚上八点左右,血压高峰期,这种头痛更为明显。但若你没有持续性头痛、头晕、思维混乱等情况,说明脑部血管供血、供氧还算不错。

5、口角歪斜、吐字不清伴睡觉流口水
小孩子或者脾胃不好的人在睡觉的时候容易流口水,但若是脾胃正常的成年人,近段时间睡觉频繁流口水就要注意了,很可能是脑血管堵塞的一个症状。
当大脑血管堵塞,会影响控制面部肌肉的神经,除了流口水之外,还会伴随着口眼歪斜,一侧鼻唇沟变浅、吐字不清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