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不痛不痒,体检发现肾脏肿块,再确诊,怎么就变成肾癌了呢?作为泌尿系统肿瘤的“二当家”,肾癌一直保持“低调”的个性。
肾癌早期一般是没有任何症状的,这“归功”于肾脏强大的代偿能力。肾癌初期,肾脏局部会出现病理性改变,导致这部分组织功能丧失,但是肾脏会调用其他部位组织来替补丧失的功能。所以,患者感觉不到身体有任何异样。
无症状为何竟是肾癌?
近年来,肾癌发病率出现明显上升的态势。2018年国家癌症图谱统计显示,肾癌发病率在过去20年间持续增长。
但传统的“肾癌三联征”腰痛、血尿、腰腹部包块在临床上已非常少见。仅部分患者表现为:高血压、体重减轻、恶液质、神经肌病、淀粉样变性、血沉增快、贫血、肝功能异常、高钙血症、红细胞增多症等副瘤综合征;少数患者因肿瘤转移所致骨痛、咳嗽等症状就诊。
肾脏肿瘤没有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建议每年进行早癌筛查,一般只需要简单的泌尿系B超就可发现。而B超一旦发现肾脏肿块,应进一步行增强CT或MRI检查进行确诊。
无症状肾癌早发现早治疗定期体检是关键
关键词1:无症状肾癌
近些年来,大多数肾癌患者是由于健康体检时发现的无症状肾癌,这些患者占肾癌患者总数的50%-60%以上。
关键词2:早发现早治疗
由于肾癌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一旦出现“三联征”,即血尿、疼痛和肿块时,疾病多进展至晚期。
关键词3:定期体检是关键
定期体检检查,可尽早发现早期肿瘤,及时手术可达到根治目的,大大提高术后预后。
血尿、腰痛和肿块是三大典型症状
血尿、腰痛和肿块在临床上常称为肾癌的三大典型症状。这三大典型症状同时出现的比较少,若同时出现往往是晚期的标志。
早期肾癌大多没有明显症状,仅部分患者可能有腰酸感觉。肾脏位置隐蔽,与外界的主要联系是尿。因此,血尿是发现肾癌最常见的症状。但血尿一般在肿瘤侵入肾盂后才出现,已不是早期症状。而且很多患者的血尿是间歇性、无痛的,出现一次血尿后可以自行停止或在口服消炎药后停止,常常给患者造成“痊愈”的假象而耽误治疗。
以前,医生习惯把血尿、腰痛和腰部肿块称为肾癌“三联征”。而在临床上,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具有1~2个病症,三联征俱全者占10%左右,这些患者很少有可能治愈。现在有33%~50%的患者能在没有任何症状的时候通过查体发现肾癌的,这些肾癌患者一般属于早期,治愈机会较大。
肾癌的高危人群
目前,肾癌的致病机制尚不明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肾癌与基因变异、三高、肥胖、不良的饮食习惯、吸烟、接触重金属、经常使用止痛药等因素有关。其中,吸烟和肥胖是公认的致肾癌危险因素。
因此,肾癌的高危人群,包括:
1.长期大量吸烟的人群
研究表明,吸烟与肾癌发病呈现正相关,相对危险度超过30%。
2.肥胖的人群
肥胖可能通过改变循环中雌激素及其他类固醇激素的水平,或者上调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来促进肾癌细胞的增殖和和生长。
3.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患者脂质过氧化和活性氧的形成增加,可能发挥了促进肾癌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