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刺是“好”东西,不是所有的骨刺都引起疼痛,更不是所有骨刺都需要治疗!”】
由于长骨刺的部位常常伴随疼痛,很多人觉得被“扎”得难受,无论如何都想把“刺”拔出来。实际上,骨刺并不一定是“坏东西”,感觉到疼痛也并不是因为骨刺太尖刺痛的。
【长骨刺其实是在“保护”自己】
骨刺,又称骨赘、骨质增生,是在正常骨骼边缘形成的骨性增生物,常出现在受骨关节炎影响的关节周围。其常见部位包括脊柱、肩、手、髋、膝和足。
如果你把骨刺想象成绣花针一样尖锐,那就大错特错了。骨刺只是额外形成的骨质,通常是比较光滑的。
【骨质增生(骨刺)其实是关节在“维稳”】
随着年龄增长或运动负荷的加重,骨与骨之间或骨与韧带之间等连接部位会逐渐变得不稳定,在异常刺激下,人体就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长出来的骨刺就扮演着连接部位“维稳”的角色,它的本质其实是骨组织的一种自我修复。
以足部骨刺为例,正常的足弓是一个弧形的结构,就像一张弓,足底的诸多骨头构成了弓体,韧带构成了弓弦。这种富有张力的结构不仅维持了足底的稳定,通过适度的变形能很好地吸收震荡和缓冲,更为人在行走和跑跳时提供了足够强大的缓冲和弹性加速作用。所以,有些情况下,骨刺并不一定是“坏东西”。
【为什么长了骨刺会疼?】
既然骨刺是“好东西”,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但它为什么会引起疼痛,如此不招人待见呢?
1、关节磨损后,关节不稳定造成的疼痛;
2、关节软骨磨损后,失去了软骨保护的关节下面的骨头碰撞骨头,造成的疼痛;
3、有时候(少见)是不小心碰到了骨刺,骨刺刺激软组织造成疼痛。
4、关节的这些变化过程从纯医学专业来看其实也是一个“炎症"过程,炎性因子刺激造成疼痛。
这下您明白了吧,骨质增生与疼痛之间有关系,但绝大多数疼痛与骨质增生是没有关系的。骨质增生不是“疼痛”的因”,“疼痛也不是骨质增生"必然的果"。别再被广告忽悠"了! !
【什么样的骨刺需要治疗?】
凡事都两面性,骨刺也一样。当关节软骨遭受破坏,机体修复性地长出了“骨刺”后,其实是为了提升整体的稳定性,避免继续遭到损伤。大部分情况下,人体并不会对细小的骨刺感到有什么不适感,只有当进行影像学检查后才发现存在骨刺。
发生骨质增生后,随着关节用的次数继续增加,导致构成关节的各种组织如软骨等就会很大概率出现老化、发炎等反应,这些变化导致关节周围的组织受刺激或者受压迫,从而引起肿胀疼痛等一系列症状,如颈痛、腰痛、肢体疼痛或神经疼痛、关节疼痛等,这个时候骨刺就需要治疗了。
骨刺大多数情况下是不需要治疗的。骨刺往往会引起严重疼痛,走路不方便,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跟骨骨刺都不需要手术切除,只有膝关节关节面边缘及中间增生的骨刺,当骨刺引起关节软骨磨损,或者形成游离体卡主关节的时候,才需要手术治疗,通过休息,穿软底鞋,外用扶他林乳剂,口服非甾体消炎,配合外用贴剂,通常都能够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