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冷也分体质,你属于哪一种?
手脚冰冷,也就是四肢畏寒,首先要排除是否有病理性的症状,如先天性动脉发育不良、雷诺氏综合征等疾病会出现血管末梢冰冷的症状。雷诺综合征是由于寒冷或情绪激动引起发作性的手指(足趾)苍白、发紫然后变为潮红的一组综合征。
其次要辨清体质,可以通过药物、食疗来改善症状。阳虚体质的人,畏寒怕冷,容易腹泻、喜吃热食,后背发冷,怕风,舌苔淡胖。血瘀体质的人,口唇、面色晦暗,舌下静脉常有瘀斑,乌青块。还有一种,女性肝气郁结、情绪波动大的人,也容易手脚冰凉。
从中医角度来看,手脚容易冰冷、麻木,多是属于阳虚毛病,因为气虚、血虚所造成的血液运行不畅、血液量不足,要补气补血,这属于“真怕冷”。
但是,并不只有阳虚的人才会“手脚怕冷”,但凡只要有“东西”阻碍阳气的布散就会导致“手脚怕冷”,比如郁热、血瘀、湿气,当然还有气血不足同样也会出现“手脚怕冷”。
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过多摄入辛辣刺激重口味,熬夜加班玩手机,肝郁不遂多化火,四体不勤气血郁,现代人多数是内有郁热。这种情况下,活动后手脚怕冷的情况反而会好转,同时还会伴有心情不好,胁肋疼痛,喜欢叹气、容易口苦。而且这种类型的患者还有一个症状:明明手脚是很凉的,但睡觉时,手脚还是想伸在外面。对于这种类型的“手脚怕冷”如果一味温补,那就是火上浇油,越补越内热。
自己测测你是哪一种怕冷体质
第一种人群:气郁质
常常感觉失落,焦虑,觉得后(背)背(后)发(有)凉(人)。症状表现为四肢关节疼痛,舌红,苔薄白。主要原因:心理作用。
如果常年穿羊毛衫羊毛裤还觉得冷,不妨去心理门诊看一下。有一种心理疾病叫作:以怕冷为主要症状的躯体形式障碍。
第二种人群:血虚质
这种人常常觉得小腹发冷。症状表现为脸色苍白,唇舌甲色淡,妇女月经量少,指甲一棱一棱。主要原因:贫血、低血压。
推荐药材方:四物汤,熟地黄+白芍+川芎+当归,各9克煮水。可以提高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生成,增加造血的功能,抑制减少溶血的发生,调节免疫。
第三种人群:阳虚质
这种人常常觉得手脚冰凉。症状表现为:大便溏薄、舌淡胖嫩。
阳虚质的人,会有腰沉重,往下坠之感。而且特别怕冷,喜欢吃热的,他们再怎么运动还是冷。
而血瘀质与阳虚质的人不一样,血瘀质的人运动以后会缓和。此外,血瘀质的人手脚冷到最后会发痛,而阳虚质的人不会。以此可判断你是否为阳虚质。
主要原因:内分泌疾病。激素分泌异常,比如性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异常等等。
阳虚质的人要补肾阳,可以吃些金匮肾气丸。另外可以用外治的方法,选取丁香、小茴香、花椒各20克左右放入锅中炒至50°C(无水),放入药包中。敷在神阙(脐中)、气海(肚脐眼下两寸)、关元(肚脐眼下四寸)三个穴位上,持续5-10分钟。
最后,最怕冷也是最严重的为血瘀质,常表现为肤色晦黯有瘀斑,舌下有瘀点,而且伴随着很多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