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90后的年轻人,拿到体检报告之后,一脸懵逼,
怎么,怎么,怎么我就突然脂肪肝了!
大家也别意外,脂肪肝现在真的实在是太泛滥了。在中国,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脂肪肝绑架了越来越多年轻人,悄无声息地危害着他们的身体。
根据调查,我国居民中患有脂肪肝的人数超过百分之四十。甚至在中学生中,都已经有大量脂肪肝小患者存在了。
脂肪肝是什么?
我们的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消化器官之一,肝脏能够分泌胆汁(胆汁是肝脏分泌的,但是储存在胆囊中),胆汁能够乳化脂肪,促进脂肪的消化、吸收。
另外,肝脏也是脂肪代谢的重要场所,食物中的脂肪要进入肝脏,肝脏细胞会对这些食物中吸收的脂肪进行代谢处理,再通过脂肪运载体送往身体各处。一部分脂肪会转换为磷脂,这是我们细胞膜的重要构成成分;一部分脂肪会转换成体脂,作为我们的能量储备,当我们身体需要能量时,就可以“燃烧”这些脂肪来供能。
肝脏是人体脂肪代谢的中枢
正常肝脏中,有少量的脂肪存在,一般占肝脏总重量的3%左右。
当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肝脏中的脂肪含量超过了肝脏总重量的5%,那么就是脂肪肝。
脂肪肝有什么危害
轻度的脂肪肝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在体检时才发现。
常见的症状包括右上腹闷胀感、隐痛、厌油、恶心、厌食(这也算我们身体的自我保护机制,减少我们摄入更多的油脂)但是,没有明显症状不等于脂肪肝就没有危害。脂肪肝随着病程进展,如果不加控制,让它发展,最终会发展为肝硬化,导致肝脏功能严重受损
脂肪肝之所以能悄无声息地危害人体健康,是因为它没有症状或者症状不典型容易让人忽视。肝脏细胞中并没有痛感神经,一般出现疾病时,它不会疼痛。但肝脏包膜中的神经丰富,只有肝脏因为疾病肿大到影响肝包膜时,才会引起疼痛。另外,一般情况下维持人体运转并不需要全部肝脏,所以肝脏疾病的初期,肝脏的代谢功能还是正常的,不会引起注意。所以即使肝癌早期常常也没有症状。因此有“肝是哑巴”,一说。
轻度脂肪肝 ≠ 肝的损害轻
B超提示的脂肪肝的『轻、中、重』更多指肝细胞“变胖”的程度,但这和肝细胞是否破裂损害从而造成肝功能异常,并不一定平行存在。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这些“变胖”的肝细胞是否『胖』到承受极限而破裂坏死,从而发生,脂肪性肝炎。
也就是说“轻度”脂肪肝完全可以发生肝损害变成脂肪性肝炎,“重度”脂肪肝也可能不发生肝损害,依旧是单纯性脂肪肝。所以尽管重度脂肪肝变为脂肪性肝炎的风险更大,但不代表轻度脂肪肝就没问题,无论轻重我们都需要重视
做好以下两点,可以尽早发现自己是否患有脂肪肝
1.测颈围
研究发现,颈围是肥胖和代谢综合征有价值的预测指标。因此,量脖子也成为了检测脂肪肝的一个重要手段。具体方法:以喉结为起点,绕颈部一周。注意放松呼吸,上臂自然下垂。正常人的颈围标准为:男性小于38厘米,女性小于35厘米,一般颈围与小腿肚围相等。因此,如果你的颈围超过了这个数值,就要小心脂肪肝了,建议到医院检查。
2、定期检查相关指标
包括血脂检查、肝功能检查、肝脏超声。
80%的肝癌患者是由肝硬化发展而来,而脂肪肝是导致肝硬化的首要因素。所以,控制脂肪肝,刻不容缓。患上了脂肪肝,也不要害怕,毕竟现在这个生活条件和生活节奏,年轻人得个脂肪肝太轻松了。
脂肪肝如果是单纯性的脂肪性肝病是完全可逆的。在药物治疗同时要注意生活方式干预。比如:合理饮食、每餐7分饱,少食高油、高脂、高糖等食物,多吃蛋白质和纤维,如果是素食主义者,要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多进行体育锻炼,如适当的跑步、广播体操、太极拳、乒乓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