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糖尿病,大家也许会觉得离自己很远。但事实上, 近年来糖尿病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
2010 年,我国18~49 岁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是 13.2%,而 2017 年同人群的患病率已达 17.5% 。可不能用「我还年轻才不会得这种老年病」类似的借口来安慰自己了。
此外,糖尿病总体患病率为 11.2%, 即 10 个人中有 1 人患有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 35.2 %,即 10 个人中有 3 个人属于糖尿病前期。
说不定,你也是被糖尿病选中的「幸运儿」。
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已经被糖尿病「盯」上了,这些关键点得先弄清楚。
1、年龄大于45岁的人。
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糖尿病的几率越高。
2、身材肥胖的人。
肥胖的人的脂肪细胞比较大,对胰岛素没有正常人那么敏感,导致患者的血糖增高,体内为了使血糖正常,迫使胰岛要不停工作,不停的分泌胰岛素。长时间下来,胰岛会因为衰竭,容易患上糖尿病。
3、有高血压或者高血脂的人。
高血压和高血脂患者都会对胰岛素有抵抗作用,而且会加速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及恶化。另外一些高血脂患者,他们血液中的脂质物质含量增加,然后再转化成糖分使血糖增高。
4、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
据了解现在糖尿病有一定遗传性,所以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比较容易患糖尿病,应当定期检查血糖。
5、缺少运动的人。
运动可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帮助消耗热量,可以瘦身减脂。缺少运动会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容易患糖尿病。
6、生活习惯不好的人。
包括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太大,不懂得如何释放压力的人,日常饮食摄入过多高油脂、高盐、高糖的食物不懂节制的人,经常熬夜不注意休息的人,常常抽烟喝酒不戒掉的人,都是糖尿病高发人群。
7、服用特殊药物的人。
有些患者需要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药物,这些药物会使自身糖耐量受损,进而容易患上糖尿病。
如何判断自己患病了?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可以概括为「三多一少」:
其实大多数人在被诊断出 2 型糖尿病之前,是没有任何症状的。
但有些患者会有餐前低血糖的情况。就是在快吃饭的时候,会出现一些心慌、心抖、冒汗等低血糖的症状。
这是由于上一顿吃完东西后,胰岛素分泌慢了,胰岛素高峰和血糖高峰配不上。到下一顿饭前,血糖值很低,但胰岛素值仍然很高,就会出现饥饿的情况。
最后还得提醒大家,诊断糖尿病,要求助专家医生,不要听信一些野路子,来判断自己是否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