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什么查体,当你拿起体检单时就会发现,总是会有直肠指检这个项目。每次查完,总会有患者对着体检报告上的“肛门处有结节或息肉”这个诊断有疑问,自己拿手机一搜,全是“癌变”或者“癌前病变”的内容,然后回到家里吃不下睡不着,最后战战兢兢的去肛肠科就诊。那么体检时被查出的“肛门息肉”到底是什么东西呢?与痔疮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肛门息肉”?
“肛门息肉”多为肛乳头肥大,亦或称“肛乳头瘤”。肛乳头肥大又称肛乳头瘤,是指肛乳头因粪便和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增大变硬,肛乳头瘤通常认为是肛门直肠常见的良性肿瘤。肛门息肉,肛管或直肠粘膜上的新生物,多数是带蒂的圆形或椭圆的肿物,其蒂的大部分是肠黏膜由于肠蠕动或粪便牵拉延长所致。
当肛乳头逐渐增大,时有随排便脱出肛门,由于反复脱出,刺激肛管, 使分泌物增多。故临床上除肛乳头瘤脱出时,常见便后出血、 排便不净、肛门瘙痒等主要表现。
“肛门息肉”与痔疮怎样辨别?
肛门息肉和痔疮很像,因为生的地方一样,甚至连症状也有点相似。但是我们要知道其实这两者是不一样的。
痔疮是人体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多见于经常站立者和久坐者。通常当排便时持续用力,造成此处静脉内压力反复升高,静脉就会肿大。
息肉是人体组织上多余的肿块,约占消化道良性肿瘤的45~70%。肛门息肉是指发生在肛管或直肠粘膜上的新生物,多因粪便慢性刺激而引起。
简单来说:肛门息肉往往只是一个小肉肉,没有不适症状,没有脱出,瘙痒,出血的症状。痔疮表现在出血为主,包括滴血,甚至出现喷射状的出血,有的患者还会出现疼痛。
肛门息肉会癌变吗?
有癌变的可能。 肛门息肉多因粪便慢性刺激而引起,为常见的良性肿瘤,少数可发生癌变,只有其中一种被称为绒毛腺瘤的,最具有癌变的倾向。 而且大多数的结肠癌都是从肠息肉转变过来的,所以高危人群最好每年做一次电子肠镜、肛门指检、大便隐血等检查,及时发现有癌变倾向的结肠腺瘤。
肛门息肉什么情况需要警惕病变?
良性的肛门息肉除了偶尔有坠胀感,不会有太多其他症状。如果发现肛门息肉生长迅速,直径大于2cm,且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要警惕是癌变的倾向。
怎样预防肛门息肉病变?
第一、注意饮食 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类海鲜,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少吃辛辣食物,勿长期饮酒等,有助于预防大肠息肉的产生。
第二、定期检查 对有肛门息肉的患者,要定期做例行检查,这是预防息肉癌变的重要措施,如果发现癌变倾向,要及时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