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气温高,非常炎热,就是普通的人也觉得很难度过,但是对于一个癌症患者来讲,在夏天更觉得不好过,非常的闷热,心情烦躁不安,这样不但会影响到患者的休息,而且会使患者食欲不振,还会干扰到治疗环境和效果。
许多人认为出汗可以排毒,并由此联想到对癌症病人也会有利。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答案:并不是
“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时下,这句话在健康养生领域非常流行。不少人认为,出汗意味着给身体排毒,出汗是人体的一种生理现象,正常的出汗可以调节体温。中医典籍认为,汗为津液所化,而津血同源,且津液为血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 血汗同源”之说。汗液的形成与排泄是气血运行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气血运行与心肺作用有关,所以汗液应与心肺两脏的功能有关。汗出得太多或许会伤及心阴,导致人白天无精打采、动心慌等。因此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出汗多等于排毒多的说法不成立。
西医也不认同出汗等于排毒。汗液中98%~99%的成分是水和电解质(包括钠、钾、氯、镁、钙、磷等矿物质) , 只有1%~2%是尿素和无机盐等代谢废物。所以汗水的排毒作用,实际是非常有限的。

大量出汗≠排毒,出汗多并不好
癌症患者在经过手术、放化疗等治疗后,肠胃的消化能力减弱,食欲也会下降,导致机体营养缺乏。同时,癌细胞吸收营养的能力是正常细胞的几十倍,大肆掠夺完营养后,正常细胞已经分不到几勺羹。
如果这时在大量出汗,不仅会带走身体的水分,还会带走钠、钾等电解质,导致身体失水虚脱,以及电解质的缺乏,表现为肌肉抽搐、乏力。
另外, 大量出汗还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减弱消化能力。出汗后,不及时清洗,还容易引发感冒。
所以,建议癌症患者以及家属还是不要再折腾病躯,即使是康复期的患者,也不要大量出汗, 运动以略微出薄汗为宜,并且及时补水,劳逸结合。

癌症患者如何过夏天?
1、 夏天天气热,温度高,癌症患者应该注意多喝水,夏季人体易出汗,大量出汗使人丢失更多的水分和电解质,而癌症病人发生脱水的几率相对更高一些,即使是在空调房中,也会出现脱水。所以一定要注意多喝水,防止脱水现象。
2、 癌症的患者在夏天,要注意预防中暑,中暑是肿瘤患者病情恶化的催化剂。室外温度较高时,癌症病人应尽量少出门。使用空调时也要特别注意,室内外温差不要太大,相差5摄氏度即可,连续使用空调一段时间后必须通风。
3、 癌症的患者在夏天还要注意,补充维生素C和蛋白质,天气热,胃口不好,接受化疗、放疗的患者,容易引起蛋白质和微量营养素缺乏,最好通过饮食补充。不能因为天热没胃口,或治疗的副作用强烈而减少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