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惕胃病癌前病变
胃疾病包括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部分切除后的残胃,这些病变都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过程、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或非典型增生,有可能转变为癌。癌前病变系指容易发生癌变的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改变,是从良性上皮组织转变成癌过程中的交界性病理变化。胃黏膜上皮的异型增生属于癌前病变,根据细胞的异型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度,重度异型增生与分化较好的早期胃癌有时很难区分。

以胃炎为例,一般从胃炎发展成胃癌,大致需要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低级炎症(慢性浅表性胃炎)
第二阶段:高级炎症(慢性萎缩性胃炎)
第三阶段:肠上皮化生(部分胃粘膜上皮变异成肠道上皮状态)
第四阶段:异型增生(或叫不典型增生,此时癌变风险增高)
这几种良性胃病可能发展成胃癌
虽然不是所有的胃病最终都会发展成为胃癌,但是4种胃病患者要格外留心癌变。
1、萎缩性胃炎。多数萎缩性胃炎的最终结局是胃癌,甚至有人认为萎缩性胃炎是“胃癌前期”。建议患有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每2年做一次胃镜检查,可以较早发现胃癌。
大的胃部溃疡。所谓大的胃部溃疡,是指直径大于2厘米的溃疡。一旦发现大溃疡应立即治疗,并且至少治疗6周以上。溃疡治愈后,还要定期复查,复查间隔时间为半年或1年。
3、息肉。一旦检查出胃部有息肉,无论大小,都要切除,而且应做病理检查。
4、残胃。因为某种疾病切除了部分胃体,称之为残胃。残胃和胃癌的联系也较密切,有研究认为,残胃存在5年以上的,患胃癌的几率增加。所以提醒做过胃部手术的残胃患者,每隔1年要做一次胃镜检查。

胃癌高危人群要注意三点
1.定期随访,首选胃镜
有了上述慢性胃病就要定期到医院随访,遵照医嘱,间隔3-6月或一年复查一次胃镜或胃x线片,千万不要因为症状缓解,就以为有所好转而忽略检查,因为胃病的严重程度与症状轻重不一定成正比,有些人从没感到胃痛不适,发现时却已经是胃癌。
2.合理饮食,重在新鲜
多吃富含维C的新鲜蔬果、各类菌菇及优质蛋白食物,这些食物对肠胃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避免高盐饮食,少吃烟熏和腌制食品,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硝酸盐,容易在胃内合成致癌物质;不吃烤焦、霉变食物,用高温煎炸的食物含有多环芳烃类致癌物,霉变食物中的霉菌也含有致癌毒素;不抽烟少喝酒,以减少患胃癌的危险性。
3.劳逸结合,调整心态
如果长期处于过度疲劳状态,或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中,容易损害免疫调节功能,诱发胃癌。因此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尤其是工作繁忙的人,更要注意劳逸结合,同时学会调整心态,尽可能缓解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