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在全球持续发威,比起“新冠”,有一些病毒同样需要警惕。因为一旦感染,对应的肿瘤发生率要比健康人高得多,且部分病毒比“新冠”更擅长伪装,感染后不易被察觉。
哪些病毒是癌症的“引路人”?今天教你一套科学的预防方法
01乙型肝炎病毒:原发性肝癌
在我国,肝癌患者中大约90%有乙肝病毒感染的背景,慢性乙型病毒感染——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肝癌是主要的发病机制。乙肝病毒持续复制,慢性乙型肝炎反复发作是肝癌最重要、最基本的发病原因。
在病毒家族中,乙肝病毒生命力比较顽强,在一般的环境下可以生存7到10天之久。同时,一般的日常工作、拥抱、共餐等不会传染乙肝病毒,它主要通过血液、体液传播,目前母婴传播是最主要的途径。韩风主任强调,目前,我国新生儿普遍接种了乙肝疫苗,有效降低了我国乙肝病毒的感染几率。
02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种属于乳多空病毒科的乳头瘤空泡病毒A属,是球形DNA病毒,能引起人体皮肤黏膜的鳞状上皮增殖。表现为寻常疣、生殖器疣(尖锐湿疣)等症状。随着性病中尖锐湿疣的发病率急速上升和宫颈癌、肛门癌等的增多,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目前发现的HPV有200多种,其中约40种会感染生殖道,一般无特异性表现,容易被忽视。接种HPV疫苗是最重要的预防手段。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如果要在2030年消除宫颈癌,至少90%以上15岁女孩要接种宫颈癌疫苗。
03病毒——鼻咽癌、淋巴瘤
EB病毒是很常见的疱疹病毒,90%以上的人群都可能被感染。EB病毒呈阳性的患者,发生鼻咽癌的可能性会高一些。
EB病毒筛查,是疑似和确诊鼻咽癌患者必查的项目。临床发现,80%以上的鼻咽癌患者血清中含有EB病毒抗体。
近年来有研究证明,除了鼻咽癌,EB病毒还与淋巴瘤、胃腺癌和肺癌等多种肿瘤相关。
人是EB病毒感染的宿主,主要通过唾液传播。无症状感染多发生在幼儿,3~5岁幼儿90%以上曾感染EB病毒,90%以上的成人都有病毒抗体。
EB病毒感染后急性期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头痛,口腔上颚出现红疹,脸上呈簇状淡红色小丘疹,睑结膜充血,咳嗽等,感染可累积全身各个系统。吴慧强调,如果经常发现回吸鼻涕带血,表现为鼻涕中带有少量血丝,特别是晨起鼻涕带血,往往是鼻咽癌的重要信号,需及时筛查EB病毒及鼻咽镜检查,必要时行鼻咽部CT或磁共振检查。
04幽门螺杆菌:胃癌
幽门螺杆菌病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幽门螺杆菌(感染)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
幽门螺杆菌病的不良预后是胃癌。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癌症死亡原因中位列第二。在我国,每年大约有16万人死于胃癌。

感染后可能出现哪些症状?
1.主要症状是反酸、烧心以及胃痛、口臭。
2.会引起慢性胃炎,主要临床表现有:上腹部不适、隐痛,有时发生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病程缓慢,但是容易反复发作。
3.可能引起胃黏膜损害,临床疾病的发生呈现多样性,患者多出现反酸、嗳气、饱胀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