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检中,血液检测是最常见的。其中一个关于血液的检查是“血液流变学”,它能够看你的血液流动性能怎么样,还能看出细胞是否变形,还能够在检查中发现血液、血管、心脏等其中的一些问题。

换句话来说,血液流变学就是看你的血液是不是粘稠的。
血液粘稠,简称血稠。血稠的危害是——血液浓度太高流速降低容易导致血栓引起血管堵塞,血管堵住了氧气无法及时提供,后果很严重。一旦血液粘稠,容易导致血栓,对人体危害是非常大的,严重威胁着生命健康!
当你的身体出现以下几个信号时,说明你体内血液粘稠度(血脂)很高,稍夸张一点来形容,就是“粘如浆糊”,这就需要引起注意了。
怎么在生活中感觉到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1、晚上清醒、起床头晕
正常的情况下,人们休息了一晚上,早上起床后应该是精神很充沛,很有活力。
如果出现早上起床后,晕晕乎乎的,没有精神一直不在状态,反而是到了晚上后,精神确好的很,这个时候就要小心血液是否粘稠了。

2、阵发性视力模糊
有些老人平时的视力还不错,但有时候看东西会出现一阵阵模糊,其实这都是由于血液粘度过高,导致血液的营养物质不能供给视神经,随后就出现了视网膜和视神经短暂缺血症状,最后引发了视物模糊的情况。

3、下蹲困难,蹲着干活胸闷气短
血液粘稠的人一般都是比较肥胖的,这些人呢下蹲和起身的时候都比较费劲,即使好不容易蹲下去后也会出现胸闷气短的现象。
如果血液过于粘稠,就会导致心脏缺血,容易导致血管堵塞、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等问题,影响心血管的健康,使人出现气短胸闷,心悸,呼吸不畅等
4、嘴唇发紫
有些人的嘴唇是青紫色的,并且稍微进行体力劳动,就会出现气短等症状。这类人群除了当心血液黏稠,还应注意排查是否同时伴有心血管和肺脏的病变。

5、失眠多梦
中、老年人群出现血稠现象应引起重视,因为血液粘稠度增高、红细胞容易集聚,毛细血管堵塞,致使心、脑血管缺血缺氧,表现症
血液粘稠了怎么办?
1、多喝水
饮水可使血液立刻变稀。但饮水要讲科学,对于没有基础疾病者,要掌握好时机,如清晨起床、三餐前一小时、晚间就寝前喝水200毫升。有心脏、肾脏疾病者需遵医嘱饮水。

2、饮食要清淡
血液粘稠者饮食宜清淡,多吃些粗粮和绿叶蔬菜、瓜果,如黄豆、玉米、燕麦、荞麦、洋葱、黑木耳、西红柿、橘子、胡萝卜、苹果和猕猴桃等。
3、 戒烟限酒
香烟中的各种毒性物质能破坏血管内皮功能,增加血小板聚集,加速红细胞凋亡;大量饮酒也会加重心、脑血管缺血缺氧症状,饮少量白酒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成年男性一天饮用酒精52度白酒50克为宜,也就是老人常说的每日一两酒,活血精力旺。
4、多运动
久坐伤身,也就增加血液粘稠的风险因素之一。平时不要一直坐着,多运动可以促进全身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