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然而年年体检,却还是有许多人一查出癌症就是晚期,难道大家做的都是“假体检”?
体检大伙都不陌生,很多人每年也都会定期去做,那为什么不能在早期就查出癌症呢?
这些年虽然大伙体检没少做,但真正和癌症早期筛查相关的项目有哪些,靠不靠谱,却没几个人搞得清楚。 一套完整的癌症筛查体检应有三部分:第一是背景调查,其次是血液检查,最后是影像检查,我们来看看具体的内容。
第一:背景调查
在这个部分,体检医生/技师/护士应当对体检者的家族史、个人史、当前用药等背景信息进行全面的调查。这个环节非常重要,有助于锁定高风险人群,并对接下来的筛查也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二:血液检查
这个部分主要包括肿瘤标志物、血常规、尿常规和生化检查。当检测数据不在正常范围中时,医生便可以从中发现癌症的端倪。

第三:影像学检查
如CT、核磁、超声、胃肠镜等,这些检查比较靠谱。有些筛查对于癌症高风险人群是很有必要的。比如乳腺癌高风险人群,每年做一次B超和钼靶检查就很有必要。肺癌高风险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低剂量的螺旋CT,辐射量很小,甚至低于我们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的辐射,非常安全。胃肠镜检查则对胃癌和肠癌高风险人群必不可少。

为啥体检查不出癌症?
一是技术有限。千篇一律的常规体检套餐只能查出小毛病,而真正的癌症,肺癌、肝癌容易被遗漏,食管癌、胃癌早期没有明显表现。
二是轻信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并非是临床金标准,有时炎症也会导致升高,有时癌症患者体内肿瘤标志物水平也会保持正常。这个值要结合家族史等多个临床指标才有意义。
三是家庭医生缺乏。如果把癌症早筛比作一副拼图的话,机器设备只是一部分,一个了解你身体情况的家庭医生能够推荐你做合适的项目来验证猜想,拼出完整拼图。这也是国外体检能够实现癌症早筛的重要原因。
记住这些方法,千万别再“假装查癌”!
1. 肺癌筛查:千万记住用CT
用高清CT检测肺癌由于分辨率高,肺癌肿瘤在1厘米,甚至0.8厘米时即可被查出。建议50岁以后的中老年人或有肺癌家族史的人,体检中把X光片换成CT。另外,更推荐大家用低剂量螺旋CT查肺癌,加上几个生物标记,检出率可以到90%以上。
2. 乳腺癌筛查:千万记住用乳腺钼靶
对于乳腺癌的早期筛查,首先建议通过乳腺钼靶照片来判断。相对于乳腺CT,核磁检查效果明显更好。
3 .宫颈癌筛查:千万记住用TCT
TCT即液基薄层细胞检测,与传统的宫颈刮片巴氏涂片检查相比,明显提高了标本的满意度及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目前已普遍应用于临床。TCT宫颈防癌筛查对宫颈癌细胞的检出率能达到90%以上,同时还能发现癌前病变,微生物感染如霉菌、滴虫、衣原体等。
4. 前列腺癌筛查:千万记住做PSA筛查
50岁以上的男性,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项目来排查前列腺癌。PSA价钱更加低廉,是早期筛查前列腺癌特异性的最方便、敏感的方法。
5 .食管癌筛查:千万记住做内镜检查
提到食管癌,很多人都不知道该做什么检查。做好的方法就是做内镜检查。
6 .胃癌筛查:千万记住做胃镜检查
胃癌高危人群可考虑直接进行胃镜筛查。如果胃镜检查发现可疑病灶,则取活检送病理学检查,后续根据活检病理结果采取相应的随访复查和处理方案。
7. 结直肠癌筛查:千万记住做肠镜检查
结直肠癌筛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肠镜检查。在很多体检中,很多人最不愿意做肠镜,往往会忽略。
8 .肝癌筛查:千万记住甲胎蛋白+B超
年龄40岁以上,建议考虑每半年筛查一次,国内多数专家建议联合甲胎蛋白检测和肝脏超声检查对肝癌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筛查,发现异常进一步考虑CT或磁共振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