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与胰腺癌
早期胰腺癌之所以会出现一些类似糖尿病的症状,是因为癌细胞破坏了胰腺组织,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因此出现高血糖和尿糖,甚至葡萄糖耐量试验也不正常。有所不同的是,胰腺癌伴发的糖尿病症状按正规的降血糖治疗,难以控制,反而出现越来越严重的消化道症状。 有人认为糖尿病、葡萄糖耐受性与胰腺癌之间存有相关作用,还有人认为糖尿病就是患胰腺癌的危险信号,而另一些临床医师认为糖尿病可能会诱发胰腺癌。糖尿病治疗专家认为,糖尿病早期出现的高水平胰岛素可能促使胰腺癌细胞生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食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变得肥胖,再加上不爱运动等等突发糖尿病的人与日俱增。而胰腺癌和糖尿病多数是并存的,所以一定要控制糖尿病、预防胰腺癌。
胰腺癌的症状有哪些?
胰腺癌的早期没有特异性症状,也没有十分特异的体征,最多见的是上腹部饱胀不适、食欲不振、乏力消瘦,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痛或者后背部疼痛。临床表现取决于癌瘤的部位,病程早晚,有无转移以及邻近器官累及的情况,其临床特点是整个病程短、病情发展快和迅速恶化。
因胰腺问题造成的腹部不适并非是普通意义上的“痛”,而是一种难以名状的“胀”,持续但不剧烈,范围可连接胸背部呈环抱样。胰腺癌者可因癌肿使胰腺增大,压迫胰管,使胰管梗阻、扩张、扭曲及压力增高,引起上腹部持续性或间歇性胀痛,有时还同时合并胰腺炎,引起内脏神经痛,故病变早期常呈中上腹部范围较广泛但不易定位而性质较模糊的饱胀不适、隐痛或钝痛等,日间活动时可被忽视,但夜间及进食后可觉加重,并常在进食后1-2小时加重。

典型胰腺癌的腹痛常在仰卧时加重,特别在夜间尤为明显,迫使患者坐起或向前弯腰,屈膝以求减轻疼痛,常使患者夜间辗转不眠,多数是由于癌变浸润压迫腹腔神经丛所致。
此外,由于胰腺头部是消化管道的汇集中心,一旦出问题就会造成“交通堵塞”,引发呕吐、黄疸甚至脂肪泻等。黄疸是胰头癌的重要症状,是由于胆总管下端受侵犯或被压所致,黄疸会进行性加重,常伴有小便深黄及灰白色大便,B超或CT会发现胆囊增大、胆管扩张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少数病人起病的最初表现为糖尿病的症状,或长期患糖尿病的病人近来病情加重,原来长期能控制病情的治疗措施变为无效,以至伴随的消瘦和体重下降被误为是糖尿病的表现,而忽视胰腺癌筛查。虽然引起血糖异常的原因有很多,但如果出现突发性糖尿病症状,或糖尿病患者出现持续性腹痛,或原有糖尿病而近期突然病情加重时,应警惕发生胰腺癌的可能。
另外,极少数患者主诉发热,明显乏力,出现焦虑、急躁、抑郁、个性改变等精神症状。

导致胰腺癌的危险因素
1、突发糖尿病。特别是不典型糖尿病,年龄在60岁以上,缺乏家族史,无肥胖,很快形成胰岛素抵抗者,更要警惕胰腺癌。专家说,40%的胰腺癌病人在确诊时伴有糖尿病,因此对那些非家族史的突发糖尿病患者,必须考虑到胰腺癌的可能。
2、吸烟。在环境因素中,吸烟是目前唯一被公认的、对胰腺癌发病有确定作用的危险因素。国外大量前瞻性研究及病例对照研究表明,吸烟的胰腺癌患者与非吸烟患者死亡的危险比在1.6-3.1:1。吸烟量的多少与胰腺癌的发病呈正相关。
3、其他,如有胰腺癌家族史;患有家族性腺瘤息肉病者;良性病变行远端胃大部切除者,特别是术后20年以上的人群;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亦属癌前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