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肿瘤来之前,都会有“瘤前病变”!很多人没重视
来源: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
400-6018-999
专家咨询
预约挂号
不少人奇怪,怎么肿瘤说得就得了?其实,肿瘤并不是一下子出现的,它有一个缓慢的发生过程。如果在肿瘤前病变就能止步,那么肿瘤也就很难发生。
1、肿瘤前病变并不是恶性肿瘤,因此不应将肿瘤前病变与恶性肿瘤等同起来。 2、肿瘤前病变大多数不会演变成恶性肿瘤,仅仅是其中部分可能演变成恶性肿瘤。 3、不能把肿瘤前病变扩大化,把一些不属于肿瘤前的病变,如一般的皮肤痣、普通的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当做肿瘤前病变。
肿瘤前病变其实是一种病理学的诊断,它是一个双向环节,可能会向不好的方向发展,也可能恢复到正常状态。也就是说,肿瘤前病变是个可控甚至可逆的状态。 从肿瘤前病变阶段发展到恶性肿瘤,一般需要几年甚至数十年左右的时间 所以,在我们身体出现肿瘤前病变时,如果我们懂得及时“刹车”干预,就可以避免肿瘤的发生,而这,也是肿瘤的最后一道防线! 胃肿瘤发展有一个大致的过程:正常胃黏膜-→慢性浅表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胃肿瘤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能属于肿瘤前病变或恶前状态,肿瘤变的风险相对增高。当胃黏膜出现上皮不典型增生、肠上皮化生胃黏膜被肠型黏膜替代,可能是肿瘤前病变的表现。
肠息肉有很多类型,其中,腺瘤性息肉是公认的肿瘤前病变,尤其是直径大于2厘米的,恶变的机会较高。据悉,95%以上的结肠肿瘤来自结肠腺瘤,一般从息肉到恶变,平均要5~15年。在这阶段,通过肠镜进行息肉切除,能大大降低肠肿瘤的发生。
肺结节中的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属于恶前病变。其中,结节越大,恶性的可能性也越大。根据临床对上千例的肺部孤立性结节观察发现,肺部结节直径小于0.5厘米,恶性的可能性很小,大约在1%以内;0.5~1厘米时,恶性可能性为6%~28%;直径>2厘米的肺结节恶性概率达到64%~82%;直径>3厘米的肺结节,90%~95%为恶性。
乳腺肿瘤发展要经过:正常乳腺导管内增生→非典型增生,原位肿瘤-→浸润性肿瘤乳腺非典型增生可能是乳腺肿瘤的恶前病变。单纯的乳腺增生症并不发生恶变,如果导管上皮高度增生及非典型增生则可能为肿瘤前病变。一般将乳腺组织非典型增生、导管内乳头状瘤及乳腺囊性增生视为乳腺肿瘤的恶前病变。 中国肝肿瘤发生存在一个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肿瘤。如果有乙肝病史伴肝硬化基础,则是肝肿瘤的高危人群,如伴有影像学发现可疑占位或甲胎蛋白升高,则可能是出现恶变。 虽然,萎缩性胃炎、息肉、肝硬化......这些情况都可能与肿瘤相关,但它们从良性疾病发展到恶前状态再演化成恶变却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所以大家不必惊慌,但一旦发现也要引起足够重视,积极治疗,调整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