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毫克致肿瘤,20毫克致命,它比氰化钾毒10倍!比砒霜毒68倍!1993年它就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肿瘤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肿瘤物,它就是黄曲霉素。
研究发现,黄曲霉素有20多种类型,它们广泛存在于花生,玉米,小麦,大米,坚果,豆类,肉类,乳制品,甚至水产品之中。
摄入1毫克就可能致肿瘤,一次性摄入20毫克就能致命
1毫克是多少呢?我们以前使用的材质为铝合金的兰花1角硬币,重量1.15克。我们把它大约看做1克,也就是说,这1毫克就是一枚1角兰花硬币的一千分之一。最让人无奈的是这种剧毒致肿瘤物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发了霉的熏肉,味道会更好,洗洗继续吃?
长期生活在南方的老人家里熏的腊肉发霉了,多年来的经验告诉他们,这一点事都没有,洗洗就干净了,毕竟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还说发了霉的熏肉,味道会更好。
那么,食物发霉了,究竟是能吃还是不能吃呢?洗洗真的能洗干净吗?
事实上,很多家庭都遭遇过一样的困惑,家里熏的肉,腌制的蔬菜,储备的粮食,由于储存,天气等各方面原因,发霉似乎是很常见的事情。要是一般的炒菜之类的,发霉了肯定就扔掉了,但是熏的肉,腌制的蔬菜,储备的粮食,毕竟有那么多,扔掉了多可惜,所以很多家庭,洗洗依然在食用。
洗干净的其实只是外表
黄曲霉素别说用水洗了,就是你用开水去煮,都无法将其完全杀死,因为黄曲霉素具有耐高温的特性,一般的烹饪温度根本不可能将其破坏,研究发现,它的裂解温度是280摄氏度。
黄曲霉素在生活中隐藏在那些地方
1、久泡的木耳
木耳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纤维素,本身是没有毒素的,久泡后,可能会变质产生类似的生物毒素,或者滋生细菌和真菌等致病微生物。
2、没洗干净的筷子
筷子本身并不会长黄曲霉菌,但我们平时使用筷子来吃花生、玉米等淀粉含量高的食物时,筷子缝里最容易藏淀粉,一来二去霉变了,黄曲霉素就藏在里面了。
3、劣质芝麻酱
有些商家为了降低成本,用糠芝麻、瘪花生甚至变质的芝麻、花生做芝麻酱、花生酱,其中变质的花生中含有黄曲霉毒素。而且这种加工后的产品,可比发霉花生难识别多了!
4、变质的米饭
别以为做熟了就能放松警惕,变质的米饭是最容易产生黄曲霉毒素的。
5、发霉的花生玉米
黄曲霉素藏在发霉的食物里,特别是淀粉含量高的食物里,比如花生、玉米等。淀粉在高温和潮湿的环境下会滋生导致肝肿瘤的黄曲霉菌。我们常吃的大米、小米、豆类,尤其是在高温湿润的环境下,一旦霉变也会陷入它的魔爪。
6、小作坊自榨油
一些油料作物如花生、玉米等在储存过程中如果发霉,榨的油中还可能带入黄曲霉素。而一些小作坊的压榨机或家用榨油机工艺简单,缺乏除去有害物质的工艺,不能对原材料进行精炼。能,但黄曲霉素要280°的高温才能杀死,水的沸点是100°,所以用水煮发霉的花生、玉米是很难杀死黄曲霉素的。连消毒碗柜都不行,黄曲霉素对紫外线有抵抗力。这样做,远离致命杀手。
生活中如何预防黄曲霉素?
油热了在花生油等食用油中先加盐搅拌10~20秒,这样基本上就能消除大部分的食用油里的黄曲霉素。食盐对黄曲霉素的中和和降解,大概能消除95%的黄曲霉素。另外多吃绿叶蔬菜、勤洗手、不吃囤积食物、不吃发苦的坚果,尽量不要用嘴剥壳。